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12632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31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房兵曹胡马》word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房兵曹胡马>>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学习过程了解背景一般认为本诗写于开元28年[740年]或29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兽,裘马轻狂的时期。教学内容:学习《房兵曹胡马》,理解诗意。学生学习过程:一、播放课件,激发兴趣1、播放大沙漠,大草原的录像,谈一谈各自的感受。2、在这一泻千里的地方,空阔辽远的地方,骏马驰骋,那是多么令人畅快啊!今天来学习唐朝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歌1.自由读,注意读准诗中的几个字的读音。2.指名读,纠正:骁、宛、堪“这几个字的读音。三、质疑学习1.细读《
2、房兵曹胡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2.交流有问题的地方,学生互相解答,老师点拨、纠正。(骁腾、竹皮双耳峻,借助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方法,同时借助参考书,引导学生自学理解诗意。)理解诗句意思要点:(1)篇首直接点题,交代出胡马产地,令人感到它不同寻常。因为“大宛”一向以出产汗血马而著称于世。接下来写马的形态:骨相瘦劲,状如锋棱。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马的审美情趣:他总是重视马的清骨神韵,偏爱瘦马而厌弃肥马。这种审美情趣在以胖为美的盛唐时期,不能不说是超然脱俗的(2)颌联写了马的外部形态。诗人略去胡马的首尾、毛色等不写,只取具有特征性的“双耳”和“四蹄”来写,形容“耳峻”,象竹筒削成;夸张“
3、蹄轻”,能急速生风。这是对也的气质、品格的刻划,同时也借以言志,寄托情怀。(3)颈联承接上句,品评之意,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能有这样纵横飞驰、勇往直前的马,主人真是可以与它同生共死、共患难了。(4)尾联更是因马及人,人马合写,表达了对马主人的殷切希望之情。“骁腾有如此”是对上文的总结,“万里可横行”希望友人能够英勇杀敌,保卫祖国横行于疆场之上,立功于万里之外。这也是诗人壮阔胸怀的自我写照。3.配乐朗读:体会古诗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1)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同时指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生平也是理解诗歌情感的方法之一。(2)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这是诗人早期的作品,显示出了
4、健康积极的思想。这与他后来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3)学生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四句是主要是通过描写马的外形特点来刻画马的雄健神骏,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后四句,则是通过转写马的品性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英豪之气。看到房兵曹拥有如此的好马,诗人杜甫的灵感焕然喷发,于是他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胡马”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杜甫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及诗人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壮阔胸襟!作业设计:1、背诵古诗,说说诗句的含义。2、自学生字3、搜集有关马的诗词。板书设计:房兵曹胡马唐杜甫
5、课堂练习:一.结合注释理解诗句二.回答下列问题1.诗的前四句正面描写了马的哪些外形,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联“批”“入”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后四句,作者笔锋一转,描写马的品格。借写马的品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
7、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