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ID:17397819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30

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_第1页
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_第2页
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_第3页
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_第4页
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迁安市第三中学张艳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标解读】:1、地表形态的变化,重心应放在“变化”而非地表形态本身。要认识变化必须考虑其力量来源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内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地表形态的变化,从内力作用的层面可以从两个角度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主要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宏观地形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3、结合实例分析体现了课标对学习过程方法的强调。面对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应列举典型的地

2、形地貌加以分析,从中学会地形成因分析的方法。【教材分析】:1、引起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材从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两方面加以阐释,清楚地点明地表形态及其变化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2、本节课主要涉及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阐述。板块构造学说是当前世界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能比较好地解释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和运动方式。因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此内容已有接触,因此教材对这一内容只作简要地介绍,重点放在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影响上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实例进行说明。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材介绍了两种基

3、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着重说明了这两种构造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对于教学难点“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教材采用“活动”的形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对图片材料的分析判断达到教学目标。对于断层,教材简要介绍成因后,展示示意图和景观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得出断层对地形的影响及断层带的地形表现,随后又介绍两条断层之间不同的运动组合——地垒和地堑。【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

4、物和地理现象。3.初步学会野外地质、地形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形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以及部分图片和模型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环境观。3.通过课堂和野外实践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教学重点】: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教学难点】: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教法指导】:课堂上利用适量的实例图片,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

5、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模型动画演示等手段,力争将抽象的地质构造等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知识模块】: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含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明确: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历来是许多科学家关注的问题,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些年来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学生欣赏观察,探究思考其成因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课堂氛围。过渡板块运动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即海陆变迁、造山运动等)具有重大影响,而我们在野外看到

6、的地形,更多的是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学生明确地质构造是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常见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引出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创设情境课件展示:自然界的典型地质构造景观图片通过图片引出本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观察,探究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的习惯,使本节课学习更有针对性。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那么地壳运动会留下哪些“痕迹”呢?在山区河谷或公路两侧的裸露岩壁上,经常可看到地层的倾斜、弯曲,它们大多是沉积岩受到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而形成的,这就是褶皱(多媒体课件一边动态演示,教师一边讲解),褶皱是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它有两种

7、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设问:一般情况下,背斜、向斜形成什么地形?活动(二):注意残缺部分的岩石。设问:背斜谷向斜山是如何形成的?教师注意巡视辅导,归纳整理,形成共识。若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便可形成断层。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它有地垒和地堑两种组合形态。什么是断层,它通常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活动(三):注意观察岩层、断层线、断层面及两侧岩层的移动与地形的关系。教师注意巡视辅导,归纳整理,形成共识:阅读课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