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88391
大小:27.6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3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2008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2008年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某市政公司承建某城市道路工程,该道路基层结构为200mm石灰土和400mm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50mm沥青混凝土。在K14+500~K14+580区段内,道路有一小半径曲线。道路施工逢雨季。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发现压路机驾驶员王某有如下行为: ①在未碾压成型路面上驾驶压路机转向、掉头; ②施工间歇期间,将压路机停放在未成型路面上; ③工休期间,将压路机停放在刚成型路面上; ④碾压过程中,驾驶压路机缓慢倒退
2、碾压路面。1、本工程面层属于( )路面。 A.刚性 B.柔性 C.塑性 D.弹性2、路基土压实操作中,土地含水量达到( )时,压实效果最好。 A.液性界限 B.最佳含水量 C.饱和含水量 D.塑性界限3、本工程施工道K14+500~K14+580区段时,正确的路基碾压方式是( )。 A.由内侧向外侧 B.由外侧向内侧 C.由中心向两边 D.由两边向中心4、王某的行为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5、本工程面层碾压时,严禁在碾轮上涂刷或喷洒( )。 A.掺
3、洗衣液的水 B.柴油 C.隔离剂 D.防粘剂6、面层施工时,摊铺后应紧跟着碾压,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 )碾压。 A.首尾相连排列 B.沿路宽一字排开 C.来回穿插式 D.并列成梯队7、本工程基层采用的材料中,水泥的存放期自出厂日期算起,最长不得超过( )。 A.两个月 B.三个月 C.四个月 D.半年8、下列选项中,属于基层雨季施工的措施是( )。 A.当天挖完、填完、压实,不留后患 B.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C.不允许下层潮湿时施工,及时摊铺、及时完成
4、碾压 D.在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以便下雨时能继续完成 某城市新建主干路长1km,面层为水泥混凝土。道路含一座三孔φ1000管涵。所经区域局部路段要砍伐树木,经过一处淤泥深1.2m水塘,局部填方路基的原地面坡度达1:4。路面浇捣混凝土时,已临近夏季,日均气温达25℃。9、在本工程路基填方施工时,合适的做法是( )。 A.地面坡度1:4处修筑台阶 B.当填土达一定长度(100m)时,只检查平整度合格后即开始碾压 C.在管涵处,待其顶面覆土达20cm时,用压路机碾压 D.路基填筑最后的碾压选用8t级压路机
5、10、混凝土面层振捣工序中,振动器的振动顺序正确的是( )。 A.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平板式振动器→钢滚筒提浆赶浆 B.平板式振动器→插入式振捣器→钢滚筒提浆赶浆 C.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动器→振动梁→钢滚筒提浆赶浆 D.振动梁→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动器→钢滚筒提浆赶浆11、在本工程路面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要做到( )。 A.覆盖保温 B.用连续搅拌车运送 C.装料高度不超过2m D.确保在水泥混凝土终凝前充分的时间完成路面抹面12、本工程路基施工中,对水塘底部的淤泥应采用( )处理。
6、A.强夯法 B.换填法 C.化学固结法 D.堆载预压法13、关于本工程路面缩缝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切缝宁晚不早,宁浅不深 B.待混凝土强度达75%时,利用切割机切割 C.填缝料保持与板面齐平 D.灌填缝料时,保持缝壁湿润平整14、在涵洞两侧填土,应采用( )分层仔细夯实。 A.膨胀土、对称 B.非膨胀土、对称 C.膨胀土、单侧偏推 D.非膨胀土、单侧偏推15、在砍伐树木前,必须经( )部门批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 A.城市环保行政主管 B.当地建设行政主管
7、C.城市绿化行政主管 D.当地规划行政主管 某大型城市桥梁工程桥梁设计荷载为城-A级,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30m长的预制预应力箱梁。桩基穿越的地层主要有淤泥、中砂和黏土。工程的5号承台高3.0m,顶面位于水面以下2.5m。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灌注桩浇筑过程中出现下述现象:井孔护筒内泥浆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出气泡。 事件二:在钻25号-1桩时,钻孔严重偏斜。 事件三:在对进场的一批200t钢绞线进行抽样检查时发现不合格项。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进场时,发现其质量证明书
8、不全,但外观和硬度检验合格。 事件四:预制厂内,施工人员在张拉控制应力稳定后进行锚固,后由一名取证5个月的电焊工用电弧焊切割长出的钢绞线,切割后钢绞线外露长度为35mm。现场监理对上述操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16、城-A级车辆荷载标准中,加载载重汽车采用( )货车。 A.二轴式 B.三轴式 C.四轴式 D.五轴式17、从单桩钻孔速度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