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79239
大小:168.3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30
《【历史】四川省中江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江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48分)和第Ⅱ卷(52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题)1.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答案】A【解析】考点:漫画主要反映政府如同漏斗,将民众的资源注入外国的茶壶,说明
2、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A项正确;经济侵略只是列强侵华的一方面,也没有说明清政府的地位,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C项错误;材料与新政无关,故D项错误。2.《重庆日报》曾登载“革命,从剪辫子开始”,并引用了三峡博物馆保存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汉四川军政府示》,从图示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15①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②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宽容的态度③旧习变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④大汉四川军政府对革命持中间立场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B【解析
3、】考点: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错误,故①错误;从材料中“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的信息可以看出大汉四川军政府对是否剪辨易服持宽容的态度,故②正确;从图片标题“革命,从剪辫子开始”可知剪辨易服在民国初期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故③正确;大汉四川军政府是辛亥革命后四川地区成立的革命政府,从材料中“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的信息,可知大汉四川军政府是支持革命的,故④错误,选择 B项符合题意。3.明朝时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
4、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B.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C.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反映了当时皇权专制的加强D.内阁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借助皇权,权力在六部之上【答案】D【解析】考点:从材料关键词“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并结合所学可知“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
5、料关键词“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并结合所学可知“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关键词“我朝15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并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关键词“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
6、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这里,梁启超最可能赞同黄宗羲的思想是(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②“天下为主、君为客”③“民间吉凶(礼仪),一依朱子《家礼》行事”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是非于学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考点: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其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故他赞同的也应是黄宗羲的反君主专制的主思想,①②④都体现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①②④正确;③是以朱熹的思想为行事依据,而朱熹的
7、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与题干不符,故③错误,选择 D项符合题意。5.中国历代对君主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以下言论出现的时间按照从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②“权制独断於君则威”③“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④“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⑤“……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A.①②③⑤④B.①②⑤④③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③⑤④【答案】D【解析】考点:①“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思想理解最
8、准确的是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②《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於君则威。”③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④孙中山说:“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⑤谭嗣同的《仁学》:“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