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

ID:17378972

大小:239.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8-30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_第1页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_第2页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_第3页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_第4页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适应应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和控制县域城镇体系与乡村居民点体系的合理发展与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全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特编制《应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二条规划地位:本规划是指导全县各类城镇与乡村居民点发展,调控区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调控空间开发建设活动的纲领性文件,适用于应县行政区域范围。县域内各部门专业

2、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协调。各城镇(包括集镇)总体规划和工业区、工业点、交易市场规划应以本规划为指导。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约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规划目标,突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共享和分区管制的调控思路,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特征,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构建与工业化初期经济社会集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城乡空间体系。规划具体坚

3、持以下基本原则: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原则;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予人关怀的原则;动态性原则。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2000);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办法》(2003);《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报批稿2004.11);《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山西省应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0—2010年总体规划》(2003.12);《应县土

4、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997;《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0)》45应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文本;国家、省、市其它有关的法规、政策、条例。第五条规划期限:2004年--2020年。近期为2004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发展规划第六条区域发展定位:国家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区,山西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畜牧生态经济区和知名旅游区,朔州市重要的以轻型机械、陶瓷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第七条战略思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

5、会的基本目标,以体制创新与技术进步为动力,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空间集中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走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加大蔬菜、玉米、奶牛等农业基地建设力度,实现基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引导龙头企业加速资本聚集,搞好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6、由龙头带动起步阶段步入到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的新阶段。(二)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为方向,以“做大、作强”微型锅炉、陶瓷、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产业为重点,以企业集团和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优势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区域城镇化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撑。45应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文本(三)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

7、促进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结合政府行政指令和政策引导,以产业集聚为基础,人口集中为基本环节,城镇发展为基点,积极推进人口与生产要素分层次集中:在县域南、中、北三大区域之间,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向中部平川地区集中;在城镇体系内部,促进人口与经济要素向县城集中;在乡村层次上促进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通过三个层次的重点建设,切实改变人口与生产要素分散布局的现状,为区域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一个有利的空间环境。(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生态建设、搞好水土资源与文物古迹保护为着力点,不断增

8、强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八条发展目标: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