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7238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0
《劳动经济学论文--我国扩大就业中的体制性障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06人资1班杨扬200604100060121我国扩大就业中的体制性障碍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关键词:扩大就业,就业障碍,劳动力供需不平衡一、当前的就业形势与突出矛盾当前就业形势的总的特点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不平衡、在结构上不匹配、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一)劳动力供给势头强劲目前,新增劳动力的规模仍然很大。“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960万人。其中,2002年出现新增劳动力高峰,总量为1106.9万人;最低年份出现在
2、2005年,总量为786.01万人。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下岗、失业人员。“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1000万人。到2000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这些人员中除部分中老年职工自愿退出就业外,大多数人仍需再就业。 2、农民工。“十五”期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数量将更加巨大。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目前已达5000多万人,其潜在流动量仍将有1亿到1.5亿人之多。 3.政
3、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超过100万人。从今年起,市、县、乡一级开始精简机构、分流人员。目前市、县、乡人员编制约500万人,精简20%计100万人。若考虑目前已经超编30万的因素,分流人员数额将更大。(二)劳动力需求形势萎顿 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相应增长,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高增长、低就业”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经济年均增长9%,就业年均增长3%;90年代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0%,而就业年均增长只有1%强,其中1998年、1999年积2000年分别降为0.5%、0.9%和0.8%。
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关、停、并、转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造成下岗职工的大量增加,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在提高产品资本、科技含量的同时,原来十分突出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迅速淡化。有资料显示,1989年以前,乡镇企业每年吸收126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但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几年,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大降低,1999年只增加了180万人,2000年也只增加了160万人;而民营经济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正在迅速淡化,人均资本投入呈逐年增加的态势。1999年民营企业人均
5、资本投入为5万元,比1989年增长9倍,其中私营企业已达到10万元,相当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未能发挥出来。200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3.2%,但在这个能够更多地吸纳就业人口的产业中,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只达到27.5%。 加入WTO后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入世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将促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进而造成企业下岗职工大量增加,并导致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转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虽然入世后外资注入的增加会创造一些就
6、业机会,但总体上讲,其造成的失业冲击要大于其吸纳的就业。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三
7、)劳动力供求矛盾难以缓解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十五”期间全国约新增就业机会4000万个,年均新增800万个,而年均新增劳动力为960万人,新增劳动力与新增就业机会的缺口依然很大。除此以外,“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还表现出如下特点:1、就业压力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但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异地转移却受到市场分割、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的限制。 2、就业的城乡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及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增加了就业岗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8、提供了机遇,但由于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出现了就业上的“城市排斥农村”倾向。 3、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不平衡。高学历和短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低学历及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大中专毕业生的供需和层次错位问题突出。 4、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并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职业和就业岗位正在萎缩乃至消失,而社区服务等领域虽然蕴藏着很多就业机会,特别适应于大龄下岗职工,但受就业观念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影响,社区服务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很低;二是低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