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66751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0
《浅谈地方台时政新闻的创新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地方台时政新闻的创新之路摘 要:时代在进步,受众对新闻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习总书记提出以“短实新”替代“长空假”,以及新闻战线正蓬勃开展的“下基层、接地气”活动也对时政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从提倡“短实新”,改进时政新闻和会议报道,时政新闻民生化,用好现场以及灵活编排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台时政新闻创新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地方媒体时政新闻创新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地方台的生存空间日益窘迫,城市电视台办电视新闻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增加。时政新闻一直是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体,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应采取什么样的报道思路和方式,如何才能取
2、得更大的宣传效果,一直是其改革创新的目标,也是困扰地方媒体新闻工作者的难题。据相关统计,在各地的时政新闻中,会议报道和各个阶段政治任务的宣传报道占新闻类节目的60%以上。如今,随着媒体市场的不断扩展,受众的收视视野也日益开阔,诸如,《南京零距离》等民生类新闻的出现,收视率便节节攀升,与之相比,地方时政新闻的收视率却出现了增长有限甚至逐步下降的危险,笔者认为,问题在于如何报道,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能否适应观众的需求。因此,时政新闻要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只有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传播学观点认为:“视听媒体在传
3、达一定题材、一定数量的信息时,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者视觉媒体更为有力一些,观众通过电视记住的信息可达65%,大大高于通过平面媒体所能记住的信息量”,因此加大信息量是提高时政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和冲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改进领导新闻和会议时政报道 城市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服务当局中心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城市台的时政新闻节目也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窗口。然而,时政新闻最难报道的莫过于会议新闻。长期以来,许多新闻媒体都提出改革新闻报道,但收效甚微。事实上,会议报道不能以领导为核心,而应以内容为中心考虑如何组织报道。换句话说,会议报道应紧紧抓住观众“应
4、知、想知”的内容作为有效的信息切入。 目前,重要的会议和领导干部执政活动,仍然是时政新闻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领导活动是流动的,信息也是最多的,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乡村到城市,都是电视画面表现的元素。在采写领导活动新闻时,注意新闻事件“三贴近”,同样能起到增加信息量的作用。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
5、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我们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长,就是有意无意地将文章、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群众形容说,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的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空,就是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面孔大同小异,语言上下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
6、群众关切,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针对上面所说的不良文风,习总书记提出了文风应做到短、实、新。短,就是要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
7、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要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讲出新意,并不是要去刻意求新,甚至搞文字游戏。 我们在时政新闻的拍摄攥稿上,应以“短、实、新”为标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他们身上学习最鲜活的思想、最生动的语言,在实际工作中使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时政新闻才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2、在强化舆论监督上下工夫,让时政新闻“民生化” 各地的民生新闻为何收视率节节攀升,其中一
8、个主要原因就是该类新闻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