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

ID:1733263

大小: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_第1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_第2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_第3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_第4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和第II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II卷一起上交。第I卷选择题(1—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2.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

2、.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3.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5.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

3、这说明当时()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6.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妻妾儿子一般称谓妻(正室)①三子(20岁)②四子(13岁)妾一(侧室)③长子(27岁)妾二(侧室)④二子(24岁)A.①B.②C.③D.④7.“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

4、”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8.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9.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10.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①郡县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

5、④11.“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12.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13.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

6、国并行制度B.中外朝制度C.刺史制度D.郡县制1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15.“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16.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法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C.皇权意识的增强 D.自

7、给自足的封建经济1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皇权的不断加强18.唐太宗时期若要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8、()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19.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巩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