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1986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3
《食品工业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武威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30 更新时间:2010-11-2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全市立足于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工业,通过加快基地建设、实施重点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扶持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7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9.66%;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46.6%;食品企业上缴税金9938万元,占到全部工业上缴税金的28.12%。全市6900多户各类工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4000多家,约占总数的58%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1户、1—5亿元6户、0.5—1亿元7户、千万元以上25户。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先后引进了福建达利、山东威龙、江苏雨润、青岛啤酒、四川铁骑力士等一批知名企业,培育壮大了皇台集团、莫高酒业、益民公司、天润公司、红太阳面业、长城麦芽、新野麦芽、民勤敬业公司等地方企业,建成了甘肃达利20万吨饮料和1万吨休闲小食品、黄羊河集团2000万穗鲜食玉米、民勤苏武庄园2.5万吨葡萄酒、石羊河5000吨葡萄榨汁、黄羊铁骑力士公司18万吨饲料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甘肃威龙葡萄酒堡、武威天祥肉类屠宰加工、天祝正阳万吨马铃薯雪花粉等在建项目。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57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荣华、莫高、红太阳3家上市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以淀粉业、酒业、面业、醋业、果蔬加工运销业、饲料业、肉类加工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体系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重点食品工业产品生产已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其中葡萄酒5万吨、啤酒8万吨、白酒4.2万吨、熏醋3万吨、啤酒麦芽30万吨、马铃薯全粉1.5万吨、食用油3万吨、面粉165万吨、玉米淀粉40万吨、饮料20万吨、休闲小食品1万吨、糯玉米2000万穗、饲料40万吨,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食品工业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到245.6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2%;产业化基地农户达到27万多户。已建成酿造葡萄基地8.4万亩,啤酒大麦基地23万亩,优质加工型小麦基地84万亩,加工型玉米基地80万亩,制种基地5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40万亩,优质瓜类30万亩,肉类总产量达到12万吨。此外,中药材、红枣、食用菌、马铃薯、蕃茄酱、甜叶菊等特色基地正在兴起壮大。品牌优势日益凸显。截至目前,我市食品工业企业已有3个产品获甘肃省“陇货精品” 称号,15个产品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20个产品获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54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证书,5户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红葡萄酒、白酒、啤酒、熏醋、保健醋、啤酒麦芽等一批重点产品已成为行销全国的名牌产品。带动作用明显加大。食品工业在自身得以快速发展的同时,极大地带动了全市包装、印刷、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27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8万多人。同时食品工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推进了基地建设,促进了品种改良,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整体发展水平低。除达利、红太阳面业等几户重点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低,创新能力弱,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2、结构不够合理。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占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分别是57.95%、24.79%和17.26%,精深加工业所占比例偏低。3、集聚程度低。企业发展依托区域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自发形成,除黄羊面粉加工相对集中外,布局分散,没有真正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集聚发展优势。4、市场开拓乏力。尽管部分重点食品工业产品比较好地适应了市场,但销售量仍然很小,没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白酒、面粉、调味品等产品内部竞争激烈,市场空间难以突破区域性消费的限制。5、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酿造葡萄、马铃薯、蕃茄酱、甜叶菊等食品加工企业缺乏稳定的标准化优质原料基地,分散农业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不适应加工业发展的要求,食品加工与农业之间的联系目前处于简单的初级供给阶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