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16650
大小:20.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9
《地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地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如何制定?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地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地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后盾,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开展个人研修。 二、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素质。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第一研修内容,从小事
2、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2.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3.立足常规教学。 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注重经验积累 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小学语文论坛和个人博客里,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研修内容
3、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 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习作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 钻研本学段教材中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教材中的类型。 3、案例分析 对于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和再
4、设计,以此锻炼对指导课的驾驭能力。 4、撰写经验 撰写关于主要图形教学的方法,要求在课外的刊物上搜集有关图形的知识。 5、研修总结 在期末时把近一年的研修历程,把自己在研修过程中的学习、进步和体会结合起来写一篇个人研修分析与总结。 6、参与论坛 必须具有参与意识,每星期要在论坛回帖一次,每月在论坛发主题帖一个,无条件参与教研部组织的论坛里每一次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体教师主动交流。 最后,我相信我们在工作上一定会做的更全面。为教育事业奋斗而献身。地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二:
5、一、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本人要用新时期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认真学习有关教学资料,让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新台阶,提高自己文化和业务素质。 二、基本情况 本人19**年9月参加工作,19**年7月毕业于邯郸师专政教系,20**年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河北师大资环学院地理教育本科专业学习,20**年7月毕业。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没有放弃参加学习的机会。如果只凭仅有的
6、知识,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需要,特别是面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所以,不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一定要自我加压,认真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进修内容及学习目标 1.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法等知识,掌握新形势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提高贯彻教学常规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 2.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学习有关业务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基本功,为教好学生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 3.认真学习《河北教研》、《邯郸教研》、《
7、教育实践与研究》等有关教研教改的报刊,广聚教改的信息,勇敢投入到教改中去,争做教研教改能手。 4.认真学习地理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有足够的知识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5.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使用Flash软件,搜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料,在自己的博客中建立教学资源库。 四、方法和措施 1.每周坚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要留好笔记,勇敢发言,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同行们互相合作搞好研究。 2.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针,每天晚上进行一小
8、时的业务学习,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不能间断。 3.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教研活动,如有听学术报告的机会决不放过,多向专家学习,提高自己的档次。 4.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自己,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及时的掌握教改信息,为教学服务。 五、学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活动安排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活动安排进度 完成情况 备考 1 — 计划安排 2 — 地理新课程标准 3 — 地理教材与新教法 4 — 教育学、心理学 5 — 中国区域地理 6 — 中国旅游地理 7 — 教育实践与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