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ID:1730564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9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_第1页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_第2页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08中基陈原2008221102310005摘要: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朦胧诗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关键词:朦胧诗内心世界陌生化审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朦胧派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梁小斌、杨炼等为代表的一群青年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

2、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的崛起。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传统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一、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朦胧诗不是

3、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和细节特征的真实模仿上,而是更加注重表现人主观的内心感受和印象体验。在过去的文学观念指导下,传统诗歌把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人为地拉成一种的线性关系,只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再现,而把人的内心世界排挤到不显眼的角落,即使是作为诗歌中心元素的抒情也是在一个层次或平面上展开,且往往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加以表现,这与诗的真义相去甚远。诗歌应该把情感当作自己的表现对象。情感虽然受之于外,但却蓄之于心,而要表达情感就一定要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认识和表现。“当作家抒情地、从社会意识方面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想旨趣和感情态度

4、时,他可以首先从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特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向出发……在绝大多数的抒情作品中,主要的认识对象正是作家(诗人)本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社会意识。”[1]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诗歌就不需要写外在的物象和具体的情境。只是在描写这些外在物象和具体情境时,也要将它们纳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黑格尔说过,“抒情诗固然也要涉及具体的情境,主体在这种情境之中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内容纳入他的情感和观感里,但是决定抒情诗这个基本类型的是内心生活,所以抒情诗不容许对外在现实进行广泛的描绘。”[2]朦胧诗在这一点上半点也不朦胧,它特别强调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正

5、如艾青的《虎斑贝》:“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玉石的盔甲,/保持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诗人吟咏的对象是虎斑贝,但却并没有描摹再现虎斑贝这一具体物象的外在形貌和状态特征,而是突出表现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并且把它纳入到诗人自己的遭际命运和印象感受里加以表现,让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和自己的融为一体。这也如黑格尔所说的,“在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

6、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史诗里诗人把自己淹没在客观世界里,让独立的现实世界的动态自生自发下去;在抒情诗里却不然,诗人把目前的世界吸收到他的内心世界里,使它成为经过他的情感和思想体验过的对象。只有在客观世界已变成内心世界之后,它才能由抒情诗用语言掌握住和表现出来。”正是朦胧诗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

7、因此,它所传达的情感显得特别真诚,既没有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它表现的大多是普通人都会有的内心世界和真挚情感,唤起的是审美主体的整体性觉醒。二、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一)弃置直说,注重象征传统诗歌无论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还是假时述怀,其基本表现手法大多是直说。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和诗歌所塑造的形象之间往往用一条直线建构起线性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投影,后者是前者的依托。朦胧诗则不然,它弃置这种直说,而更加注重象征。诗歌用其所塑造的的形象去替代隐藏在形象背后丰富深邃的意义。形象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

8、或平面的,而是朦胧的。象征的这个特点被黑格尔称为“暖昧性”,朦胧诗大都具有这个特点,其作用是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促人想象。“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在《这一代》中所写的“黑夜”,并非客观意义上的黑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