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以庆典传承学校文化血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庆典传承学校文化血脉 以庆典传承学校文化血脉 校校有庆、年年有庆,逢五逢十,更是备受重视。然而,校庆也因而变得平平常常、容易走向千篇一律。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过校庆?如果要过,我们该怎样把校庆过得有意义?对此,淮安市人民小学给出了一个精彩的答案,我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身临其境,在此就校庆庆典与学校文化血脉传承的关系谈几点随感。 校庆,作为一种仪式、一种庆典,既是学校外显文化中最亮的风景,又是展现学校文化底蕴及价值内涵的最显要的舞台。学校文化是一种构成复杂的组织文化,“默许假设”处于其核心位置,由里而外依次是“共享价值观”、“共享行为规范”和处于组织文化最外层的“象征性活动”
2、。“默许假设”其实是学校文化价值观念的内化和“无痕化”,以“不言自明”、“理所当然”的方式,渗透于学校里一切活动、物事及人的言行之中;“共享行为规范”,则是学校文化价值“外化”出来的规则,用以调节和规范学校中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象征性活动”包括英雄、仪式和庆典、神话、传奇、故事、人造物品等等。显然,校庆活动是一所学校的文化象征之一,当然也内含着学校核心价值理念,表达出学校变革与发展的文化诉求。 在开放时代,学校文化的传播,如其他社会领域中的文化传播一样,存在着“濡化”与“涵化”双重机制且交互作用。“濡化”是指在同一文化群体中,通过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学习,年轻一代在老一辈
3、指示、引导或强制下接受传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而“涵化”意指由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大规模变迁的过程。前者是承前启后的纵向传承,后者是开放互动式的横向沟通;前者是保守性的“遗传”,后者是更新性的“变异”。这两种机制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濡化”,系统、组织将逐渐走向封闭;如果一味“涵化”,则可能使系统或组织丧失自我,变成“他者”的复制品。即使是以某种机制为主导的活动,也常常需要融入另一种机制。以校庆活动为例,校庆是典型的“濡化”行为,以回顾和传递光荣传统、反思和发展教育经验为主,但在改革开放时代,需
4、要广纳资源、开放互动,才具有指向未来的创新活力。人民小学关于70年校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正体现了“濡化”与“涵化”双重机制之间的有机融合。 综观淮安市人民小学70年校庆的全过程,我觉得至少在如下三个方面是具有特色和启示意义的。 1.庆典育人,突显校庆的教育价值一次庆典,可以当作某一时期某一阶段压倒一切的重大事件来看待,有必要也须尽力做得漂亮并使其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仅有成就其“事”的意识是不够的,所有的事都由人来完成,在成事过程中人如何理解、如何行动、是否有助于人的成长等问题,是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重心,这就是以“事”成“人”的取向。在人民小学的校庆策划过程中,注重激发人的创
5、意;在校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重视人人参与、关注人人出彩、重视人际合作;在校庆展开的现场,相约未来,放飞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无论哪一阶段,人在校庆这件事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主角。不关注“人之成长”的做事,是缺少教育意识和立场的做事,事再漂亮也不值得夸耀。 教育上的成就“人”的观点,还包括对所有人的关注。人民小学在校庆策划前的调研中发现,以往许多校庆是“领导忙活、师生冷清”,而他们的70年校庆,特别关注人的参与和体验,这就意味着把“某些人的校庆”变成了“所有人及每个人的校庆”。 2.系统策划,追求校庆的创意与个性没有创意,就没有独特,校庆活动落入俗套也就不可避免。然而,人民小学关
6、注学校发展的“这一个”,自然也就关注校庆活动风格的“独一景”。从校庆主题—“人文、绿色、和乐”的确定,到针对性的前期调研,从“A、B、C、D”四个区域活动内容的设计,到“形象代言”、“百人书画”、“轮滑方阵”、“京腔流韵”、“妙笔生花”等板块出色的表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游戏齐飞,校园主景与师生心态交辉,个人表达与团队展示并重,即简约又丰厚,既常态又精彩,新意迭出、亮点不断。可以说,人民小学恰如其分地抓住校庆活动这一契机,将其策划、设计、组织、管理作为一次难得的激励创新、提升智慧、凝聚人心的机会,做足育人工夫,充分展现了想象力和独特性。 3.储存梦想,联结人生的现时与未来“梦想储
7、存”仪式是人民小学70庆典的最亮点和最高潮,她与意在回溯校史、继承传统的“画说人民小学”仪式相得益彰,构成庆典活动中的时态脉络。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但这一事业又特别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根基、关注每一教育时态的“前态”,以便因势利导将生命引向将来的健康发展,这就自然而然地将生命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 面向未来的教育意味着现时学校生活的每一刻都要关照到个体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对个体而言,随着自觉意识的增强,每一个孩子都要逐渐培育起某些或某种兴趣,进而将兴趣转化为志趣,在志趣的基础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