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9785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9
《药理学 《药理学》,陈建国主编,科学出版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华中科技大学药理学系主任履历 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系主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处常务副处长,湖北省药理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并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现任湖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2006.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处常务副处长 2006.03——2006.09,华中科技大
2、学同济医学院科技部部长 2002.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系主任。 2002.01——2002.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系副主任。 1998.10——2001.12,(美国)爱荷华(Iowa)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1996.10——1998.09,(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大学医学院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1995.11——1996.09,(德国)凯撒斯劳藤(Kaiserslautern)大学访问进修。 1990.07——1995.1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
3、研室任助教、讲师。 1987.09——1990.07,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中心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0.09——1985.07,(湖北)咸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在德国凯撒斯劳藤大学、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六年多时间里,陈建国在神经药理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面对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去还是留”一直是陈建国考虑的问题。最终他毅然回到了祖国,“美国不缺少一个不错的外籍研究人员,但中国的确需要更多学有所成的学术带头人”。 回国四年多来,在教学上,他注重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的研究工作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前沿知
4、识,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在学校全英教学班的教学实践中,他纯正的英语口语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受到师生的高度好评。在科研方面,他在离子通道的氧化调节、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等方面有多项重要的发现。近年陈建国在《自然》、《神经元》和《神经科学杂志》等SCI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用370余次,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而他也带领着所在学科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国家新药临床研究I期实验室”等多项重要的学科建设与评审活动。 陈建国主持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回国启动基金等7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总经费达到300余万元。[4]主要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
6、ssedfatal,whennightcame 近年围绕突触可塑性与认知功能、氧自由基与离子通道调控、脑缺血与神经保护等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的学术成绩和创新点有: 1.突触可塑性方面:①发现酸敏感通道(Acidsensingionchannels,ASIC)参与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和学习记忆过程。在ASIC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上发现海马LTP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都受到了明显的损害,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Neuron(2002)上,该文已引起很大反响,除以“封面文章”发表外,同期还配发“
7、编者按”和“特约综述”给予高度的评价。为了解ASIC新家族的生理或病理学意义、进一步认识LTP及学习记忆的产生机制开拓了新的视野。②首次证明抗肌萎缩蛋白聚糖(Dystroglycan,DG)为脑内神经元正常发育和海马突触LTP所必须。敲除脑内DG可模拟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其海马微结构和LTP均产生戏剧性的改变,论文发表于权威杂志Nature(2002)上,同期配发国际著名学者“特约述评”。为阐明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中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③首次证明脊髓同突触型长时程抑制(Long-termdepression,LTD)的存在,代谢型谷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