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hiv感染孕产妇的自我防护及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阳市妇幼保健院HIV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相关知识为提高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知识,了解HIV感染母婴阻断工作流程及开展好HIV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相关健康宣教工作,院内初步组织了一些相关知识材料,请认真学习。2012-3-28对HIV感染孕产妇的自我防护及管理一、分娩过程中的感染防护助产人员预防HIV感染的措施是:避免与HIV感染孕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直接接触。而在产程护理和接产过程中必须与HIV感染孕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直接接触。因此,在产程护理和接产过程中,助产人员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做好充分的预防及隔离管理措施。否则有感染HIV病毒的危险。1、阻断HIV感染孕产妇的血液
2、﹑羊水﹑阴道分泌物对环境的污染。2、产床用不透液的一次性胶单覆盖孕产妇转入隔离产房时,产床用不透液的一次性胶单完全覆盖,尽量避免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污染产床。(其他医院经验:不透液的一次性胶单有两种:一种为150cm×80cm单层不透液单,用2~3张将产床完全覆盖.另一种为60cm×50cm的三层中单,上层为无纺布,中层为卫生纸,下层为塑料膜,主要置于臀部,便于随时更换。)3、备好专用垃圾袋用双层红色污物袋反套在污物桶上,盛装分娩过程中使用过的污纸、清洁消毒用的棉球、一次性单及污水等。污物袋用后袋口扎紧,标记注明,重点转运。污水以浓度为5000㎎/L含氯消毒液消毒处理。接产器械﹑布类物品放
3、入浓度为5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处理后再清洗,打包高压蒸气消毒。4、血液、体液溅出的处理首先戴上手套,用一次性手巾或其他吸水性能好的物品清除溅出的血液、体液,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再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处理被污染处。5、环境消毒使用过的桌椅台面、车柜、产床等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地板用含氯消毒液拖洗消毒处理。二、个人防护皮肤有破损不要直接接触HIV感染孕产妇,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分娩过程中,如果手被血液、体液污染,必须立即清洗。当可能有血液、体液污染双手时,一定要戴手套,脱去手套后也要彻底清洗双手。1、一次性手术衣、高桶橡胶防水鞋分娩过程中,助产人员很难避免被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污染手术
4、衣。待产护理时穿一次性手术衣、高桶橡胶防水鞋,接生时使用一次性产包和一次性脐带剪断器。一次性手术衣有不渗液的塑料薄膜,防止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渗透穿手术衣、洗手衣,防止接触到助产士的皮肤,再穿高桶橡胶防水鞋会更安全。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
5、nnightcame92、戴上双层手套助产士的手污染最直接,接生前选好大小合适的无菌手套,洗手后戴上一双,穿好手术衣后再戴上一双,以防止接生过程中的手套破损。3、口罩、防目镜助产过程中血液﹑羊水有可能溅出污染眼睛,助产士一定要戴防目镜。台下的辅助人员也应和台上助产士一样做好个人防护。4、规范助产操作行为4.1适时进行人工破膜HIV感染的孕产妇,密切观察产程很重要。在实行助产士专人陪护的同时,选择好适宜的破膜时机进行人工破膜。如果自然破膜,尤其是前羊水量多,水囊张力大,破膜时会引起羊水四溅,造成产床、地面及其它环境的污染。4.2尽量不做会阴侧切分娩方式是影响到HIV传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最新结
6、果表明,剖宫产分娩可比正常分娩方式减少新生儿感染HIV的危险性。为避免围产期感染和保护护理人员,建议HIV感染孕产妇应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于不愿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孕妇或产程进展顺利者,阴道分娩时应尽量不做会阴侧切,尽量减少创口出血,以减少新生儿﹑助产士与血液接触的时间和机会。4.3避免助产操作中的针刺伤及锐器伤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事故,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罪魁祸首是污染的针刺伤及其它锐器伤,如针头﹑缝针﹑刀片等,约占86%。若胎儿过大或产妇会阴发育不良,会阴撕裂伤难以避免,助产士也要按会阴侧切指征进行会阴侧切术,但一定要规范操作行为。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缝合时不要用手指去探测缝
7、针的深浅,出针时应使用镊子或血管钳接针,千万不要用手去接针,以防止缝针不慎刺破手套,扎伤手指。处理针头时保持动作稳重准确,针头锐器不要对着他人。助产士自己处理残局,避免意外刺伤的发生。三、正确认识HIV病毒暴露HIV病毒在正常的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不强,易受热﹑家用清洁剂﹑漂白粉及酒精等破坏。资料表明:针刺的平均血量为14μl,一次针刺伤感染HIV病毒的几率为033%,若暴露于较多的血液量或高病毒载量的血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