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90481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9
《北碚区晏阳初中学2011年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育的孵化器学校根据重庆市领雁工程2011年秋季工作会精神,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及我区“一校一品”建设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校本课程核心价值,研究我校传统优势,调研学生兴趣和需要,发挥教师兴趣和特长,组织教师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努力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实现我校“弘扬平民教育思想创办农村初中特色教育品牌”的办学目标以及“让优质教育平民化让每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思想。一、领悟课程内涵确定校本课程总体发展策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提升办学品质,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路途,也
2、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首先,学校领导班子在认真研究基础上达成共识,提出“着眼于切实提高每一位农村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着力于培养或挖掘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优势、特长,创造适合于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土壤”。其次,学校多次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明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课程结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有关理论知识,为开发校本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管理办法》,《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为激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发挥了评价导向功能。第四,提
3、出分三步走的发展策略:第一步,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认真疏理和发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确定首批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第二步,以教师个人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兴趣特长、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等因素,确立并开发出3-5门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第三步,构建出有学校独特风格,较为完备的校本课程体系。二、校本研修带动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育活动日渐丰富学校注重引导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中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学校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开展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另一方面
4、,学校引导教师或学科组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级课题开展研究,使校本教材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更加扎实深入。如今,人文素养类、学科拓展类、综合实践类等校本课程体系轮廓初显。如人文素养类校本教材《晏阳初精神伴我成长》、《晏阳初的故事》等开发为在校园内弘扬晏阳初“无私为民兼爱包容坚韧执着”的伟大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学科拓展型、综合实践型校本课程开发亦形成以“泥塑”为龙头,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
5、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3韵律操、剪纸、绘画、合唱、手工制作、田径、篮球、生物多样性研究、英语
6、口语等特色课程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附:学校正在开发或准备开发的部分校本教材方向办学理念类别课程开发项目平民教育健康人生人文素养类晏阳初精神伴我成长晏阳初的故事学科拓展类经典名著赏析英语口语泥塑校园韵律操剪纸综合实践类生物多样性——鹭鸟保护研究科技小制作与小发明手工制作科技博览网页制作学习方法与学习效率三、校本课程开发初见成效1、学校泥塑创作由于材料易找、成本低廉、工具简单,易于普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喜爱。学生泥塑作品也由最初的单一形象的模仿逐渐转变为对生活场景的创作。朴实无华的泥土在学生的
7、巧手雕琢下变得生动而具体,焕发出别样的艺术魅力。学校邀请专家对我校泥塑特色项目品牌建设及课程开发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发展性研究,提炼并形成我校“艺以载道,以泥塑人”的特色课程理念。学校还筹资近20万元建成泥塑工作室,添置设施。由于成效明显,泥塑工作室负责人邓达友老师被北碚区政府命名为“北碚区农村中小学特色岗位教师”。近几年有10余名学生因美术特长突出考入重点高中。学校也被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授名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实验基地”,“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2、我校剪纸。。。。。联合办学3、2011年10月在全市中小学校园自编
8、操评比中我校韵律操获重庆市一等奖。4、2012年3月,在全区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获初中组第二名。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