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85952
大小:1.3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29
《2012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该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中的正确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
2、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该段材料的主旨是A.介绍诸侯争霸的形势B.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C.说明周王室已经衰微D.陈述各诸侯强国的国情解析:“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大意是:此时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齐、楚、秦、晋四国强盛。晋国刚刚参加盟会,晋献公便死去,国内大乱。秦穆公处地偏远,不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成王刚刚将荆蛮之地占为己有,认为自己
3、是夷狄之邦。只有齐国能够召集中原诸侯盟会,齐桓公又充分宣示出其盛德,所以各国诸侯无不宾服而来会。材料主旨是B项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2、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解析:“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
4、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大意是: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
5、nandachieve当今,天下的形势像得了严重的浮肿病:小腿粗得差不多像腰围,脚指粗得差不多像大腿。平时都不能伸屈自如,一两个指头抽搐,浑身就觉得无所依赖。丧失了今天的机会而不医治,一定要成为难治的顽症。以后即使有扁鹊那样神医,也都无能为力。再联系所学,《治安策》是贾谊就诸侯国等问题向汉文帝的上书。本题选C项。3、唐代时期,曾出现“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象,与此相伴随,各地相继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藩镇)。导致上述局面的原因是A.节
6、度使膨胀B.安史之乱C.吐蕃的攻掠D.藩镇割据解析:分析材料和结合所学,导致材料中局面出现的原因应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4、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他评论的是A.梭伦改革的作用B.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D.马其顿王
7、国征服的作用解析:梭伦改革只是动摇了贵族的特权,并没有消除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A不正确;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贵族的特权,确立了雅典的公民政治,因此改革后的雅典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B正确;由“首先”可排除C;很明显,D与材料不符。5、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C.共和
8、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解析:本题考查了1875年法国宪法,根据所学,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本题选C项。6、华盛顿·欧文在《华盛顿传》中说:“(当代表即将在宪法文本上签字时)富兰克林凝视着主席座位后边背景上的太阳,对身边的代表说:“在会议时期,我对会议的结果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忧心忡忡。我总是一次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