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ID:17268684

大小:17.37 MB

页数:163页

时间:2018-08-29

‎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_第1页
‎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_第2页
‎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_第3页
‎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_第4页
‎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图分类号:TE121.3学校代号:10425学号:B11010003博士学位论文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DoctoralDissertation准噶尔盆地哈山斜坡带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StudyonDepositionalFeaturesandHydrocarbonAccumulationControlFactorsofJurassicinHashanSlopeBeltofJunggarBasin学科专业:地质学研究方向:沉积岩石学与岩相古地理学作者姓名:张奎华指导教师:陈世悦(教授)二〇一四年六月StudyonDeposition

2、alFeaturesandHydrocarbonAccumulationControlFactorsofJurassicinHashanSlopeBeltofJunggarBasin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DegreeofDoctorCandidate:ZhangKuihuaSupervisor:Pro.ChenShiyueSchoolofGeosciences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EastChina)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有

3、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

4、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i摘要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采用宏观控制背景分析与微观机理分析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层序地层、沉积演化为基础,研究层序控砂模式、圈闭形成机制,结合输导格架研究、油藏特征剖析和落空圈闭对比,剖析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解决盆缘斜坡带的油气运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哈山盆缘斜坡带经历了整体水进、多期振荡的沉积演化过程,受古地貌、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给能力的影

5、响,形成了体系域发育完整、湖侵域遭受局部侵蚀、低位域不发育、高位域遭受剥蚀的“三元型”、“二元型”2类4种三级层序构型,发育了湿地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浅湖等7种沉积相类型,形成了早期湿地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中后期缓坡河流(辫状河、曲流河)-河流(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2种沉积样式。体系域组合与不整合联合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及展布。体系域组合控制了储盖组合及砂体特征,低位域砂砾岩体厚度大、叠合连片、毯状分布,湖侵域发育孤立砂体,高位域砂体相对孤立,后期遭受剥蚀;“多旋回正序叠加”的沉积演化过程形成了低位域与湖侵域的良好储盖组合;岩心观

6、察、元素分析及测井识别、结合原岩岩性、沉积间断、古地形及顶板岩性等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不整合面风化壳泥岩广泛发育,两者联合在盆缘斜坡带形成了以地层类圈闭为主的圈闭发育模式,低位域地层、地层-构造类圈闭及高位域超覆削蚀圈闭为主要圈闭类型。断层输导性半定量、定量评价明确了深浅2套断裂系统油气输导作用;不整合结构分析表明不整合风化壳不具备长距离输导能力;低位域毯砂平面叠合连片、横向分布稳定,叠加式接触、连通性好,厚度大、孔渗性好,是油气横向运移的高效输导层;断层与毯砂时空上形成良好配置,构成了深部断层垂向运移、毯状砂体横向输导、浅部断层纵向调整的“断裂-毯砂”输导格架。鼻状构

7、造、构造脊等正向构造对油气运移具有明显的汇聚作用,控制了优势运移方向;油源断层断穿层位及启闭性控制了油气的垂向分布,浅部断层控制了油气的毯内运移及毯上砂体成藏;地层类圈闭的大量发育形成了大型地层类油藏,而毯上岩性、构造-岩性油藏不发育;毯砂平面分布及不同体系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等微观特征控制了油气富集,形成了“远源供烃、断-毯输导、四元控藏”的成藏及富集模式,毯缘、次级断裂沟通的毯上砂体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关键词:层序样式,沉积特征,断毯输导,控藏因素,哈山超剥带iStudyonDepositionalFe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