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63653
大小:16.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9
《21世纪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1世纪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探讨21世纪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探讨摘要: 文章针对21世纪的建筑要求指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状况,合理利用好自然能源,并提出了21世纪的住宅也将是节能型、智能型的,采取立体绿化,有灵活可变的功能空间和超耐久性承重结构体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住宅,也给建筑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其中包括文化表现、地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但未来21世纪的住宅应向哪些方向发展,应重新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而对所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崭新的、富有挑战性的
2、住宅设计新课题展现在设计工作者面前,这就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借鉴以往的实践与经验,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和居住空间、将节能型、智能型的,采取立体绿化,有灵活可变的功能空间优化的用在生活和人类的发展中。 符合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改性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需要有合理的结构体系来保证。常采用的有大柱网的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采用此类结构的住宅抗震性能也可大大提高,并可以为住户提供自由分割的空间,使可改性得以实现。而我国目前已大量建成的住宅都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缺点,如抗震性能差、总高度
3、受到施工限制、机械化程度难以提高、作业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当采用框架结构后,这些弊病就可以得以改善,并且新型墙体材料也有利于推广应用,外观立面造型也比砖混结构的要丰富,使用面积系数也可提高,自重比砖混结构的轻且单位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持平。由此可见,框架结构将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的一大发展。 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方案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乃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一栋房屋,在使用二三十年之后不是因为功能空间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更换,就是质量出现问题报废,这种现实的现象实在有点太残忍了,所以人们迫切要求提高住宅的耐久性。现在超耐久
4、性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在不远的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采用超耐久性混凝土从而大大地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并且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框架结构的住宅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1.拓展性开发地下空间及几种途径 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有两种:1)向城郊发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2)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因此,
5、向地下发展空间的方法便应运而生。其实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居住的洞穴式居住方式便已产生, 2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对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1)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据测地下建筑比地上建筑可节省热能25%~80%。2)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3)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4)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5)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在21世纪的住宅建筑发展中
6、,开发地下空间也是一大趋势. 居民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在住宅区内度过的。住宅区内的绿地最接近居民,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到那里松弛一下,借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消除疲劳。因此,在住宅区绿地规划设计中需要从居民使用要求出发,组织好空间环境。绿化给住宅区增添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建筑实体等要素恰当配合,町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然而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却越来越少,人与自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因此,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接触环境是住宅区绿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所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的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
7、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 所谓的智能化住宅建筑,是指通过综合配置住宅区内的各功能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区内各种设备管理自动化的新型住宅建筑小区。通常普遍认为智能化住宅小区为“三A”系统,它们分别是:安全自动化;通讯自动化;管理自动化。通俗的讲,智能建筑就是一种有创造力的环境,居住在智能建筑里的人们可以享受到无限的乐趣。因此,智能住宅也将成为21世纪住宅建筑设计的又一发展趋向。 建筑界作为用能大户,节能现状十分严峻。我国能源严重短缺而实际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使建筑节能更是迫
8、在眉睫。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提高,冬季供热地区正迅速南扩,北方地区空调拥有量也迅速增加,这些都表明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