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08277
大小:1.0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8-28
《【基础医学】异常儿童心理学ch2-200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理论与原因一个案例:学习困难儿童表现:成绩落后;焦虑情绪;低自尊;亲子关系不良可能的原因:生物因素:孕期、分娩时不良影响;遗传的应激反应模式;先天的语音知觉缺陷……情绪困扰:情绪的高唤醒状态;情绪调节能力差歪曲的认知:错误的自我概念环境的影响: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排斥、父母的指责.总结:1.儿童发展障碍的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次2.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3.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以及神经生物学特征4.心理因素包括认知风格、自我概念、情绪调控机制以及人际关系特征5.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模式、文化标准等理论的作用整合数据
2、推断与预测引导研究方向生物学观点一、生物因素的影响1.基因异常家族研究发现:阅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某些智力迟滞(家族黑蒙性痴呆)、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抑郁症等障碍具有基因基础。见下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级亲属的终身危险性(%)血缘关系同病率血缘关系同病率一级亲属父母6同胞9子女13异卵双生17同卵双生48二级亲属叔(伯、舅)父、姑(姨)母2侄子(女)、外甥(女)4孙子(女)5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6三级亲属2对孤独症患者进行双生子研究发现,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0-20%,而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6-96%。可见孤独症的遗传率非常之高。通过基因
3、技术确定了少数异常基因,如某种语言障碍和阅读障碍的遗传基因,但大多数心理和行为障碍并没有发现单个对应异常基因。主要原因是心理和行为障碍往往是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模式)。基因异常影响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因此,基因只能决定个体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倾向性(易感性),而不能决定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2.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结构异常(倒位、缺失、易位、重复环形等)也会导致发展障碍。最典型的是唐氏综合症、特纳氏综合症(XO综合症)和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XXY综合症)。染色体异常往往导致智力轻度至中度异常和人格改变。性
4、染色体异常往往导致个体相应认知能力(言语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和性别化行为(依赖、被动、攻击)的改变。3.神经生化异常内分泌异常——肾上腺素和可的松激活有机体,使之作好应对压力的准备;肾上腺素分泌异常与焦虑障碍、情绪障碍和抑郁症存在密切的联系;甲状腺素分泌异常则与儿童青少年进食障碍存在一定联系;性激素分泌异常则会导致性行为障碍。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构成一个神经内分泌调节回路,简称HPA轴。它对于应激行为和情绪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神经递质异常——四种主要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正常功能相关精神障碍5-羟色胺协调信息加工过程和身体运动机能;抑制儿童探索环境的
5、倾向;缓和和调节多种重要行为,如进食、睡眠和表达愤怒强迫性冲动障碍恐惧症和情绪障碍苯二氮-GABA降低唤醒,缓和敌意情绪;与焦虑、不适的情绪有关;焦虑障碍去甲肾上腺素促进或控制紧急反应和告警反应;对情绪和行为起调节作用与障碍不存在直接关系(通常是对行为倾向起调节作用)多巴胺可能作为接通多种大脑回路的闸门,使其他神经递质能够抑制或促进情绪和行为;参与探索、寻求快感和指向外界的行为恐惧症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神经系统异常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研究者确定了不同脑区对应的不同心理机能;通过无创性脑研究技术,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比较复杂的心理机能往往是多
6、个脑区协同活动的产物。下丘脑:与情绪、睡眠、体温调节、饥渴有关;也与言语功能有关边缘系统:情绪体验与表达、学习、冲动控制基底神经节:控制运动行为,与ADHD和强迫性冲动障碍有关前额叶:计划、执行、调节、控制心理和行为活动,与ADHD、孤独症等有关神经系统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可塑性,即经验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从而使机能发生变化。即便是在敏感期之后,经验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5.产前危险因素营养不良、滥用药物、病毒感染、辐射、孕母患病6.围产期危险因素缺氧、早产或滞产、产伤和药物二、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1.个体心理特征的影响情绪的影响——情绪体验、表达
7、和调节在儿童适应环境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婴儿天生具有很强的受暗示性,他们通过周围人的情绪线索获得对环境的认识,而且他们很快学会了用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亲(或其他主要养育者)的情绪表达模式对于婴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婴儿也很快学会了对情绪活动进行调解。在这个过程中,亲子关系的性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支持性的、指导性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有效的调节模式;父母亲的情绪调节策略也可能成为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的范型。气质——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对环境和周围人有不同的反应模式,从而导致不同的人际互动模式
8、。尽管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均有发生心理障碍者,但困难型儿童(10%左右)发生心理障碍的比例明显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