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91992
大小:15.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二次加压泵房的噪声污染及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次加压泵房的噪声污染及控制 目前的居住小区和单点居民住宅基本上已取消了分散落后的小泵房供水,在原建、新建的小区内采取了集中供水的方式。这主要考虑到减少水质污染和供水管网的科学性,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小区的整体规划。但供水泵房产生的噪声污染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二次加压泵房进行噪声污染的测量及评价。确定主要噪声源和噪声的污染范围,提出治疗泵房噪声的措施和建议。 二次加压泵房噪声的来源主要是水泵机组工作时产生的。在工作中由电机、水泵的运转及设备的振动产生噪声。该声源在泵房正常运行时属于稳态噪声。另外,水泵的气蚀现象及停泵水锤现象也能够
2、产生瞬时噪声。管道噪声是指水流在管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噪声。给水管道产生的噪声,受流速和压力影响。 本地区的二次加压泵房在修建时主要考虑到减少占地面积和施工的简洁性,一般都设在水池的顶部,贮水池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充水噪声。充水噪声是在市政水网向贮水池充水时,由于冲击水体或池壁而产生的噪声。且在水池冲水时产生振动,产生一种低频噪声。 表1泵房噪声源测量结果dB(A)设备名称电机水泵管道零件贮水池泵房内声级范围44~5386~10031~3647~5690~9981~86平均值498834509585现对其各设备噪声测量结果(测点距设备lm)见表面
3、1。由表1可见水泵、贮水池为泵房内的主要声源,泵房内噪声为稳态强噪声源。水泵、贮水池噪声级范围是90~99dB(A),水泵和电机安装在泵房内,运转时直接影响泵房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 把泵房作为一个点声源,在其周围噪声敏感处,由近至远选择测点位置。监测时间21∶00以后。在泵房正常运转情况下,分别对声源封闭较好、声源封闭较差的多个泵房进行噪声测量(泵房设施未做降噪处理)监测方式和结果见表2、表3。表2声源封闭较好的泵房噪声监测结果dB(A)泵房内距泵房不同距离测值8561544536211395736251392515表3声源封闭较差的泵房噪声
4、监测结果dB(A)泵房内距泵房不同距离测值由表2、表3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泵房内水泵等声源设备封闭程度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噪声的污染轻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标准值为昼间55dB(A),夜内45dB(A)。距离声源封闭较好和较差泵房70m处周围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均不超标。但是噪声地泵房内达到85-95dB(A)时,对泵房工作人员影响非常大。 由于表3中数据所反映的泵房同附近的居民楼垂直距离仅为10m,该居民楼距离噪声封闭较差泵房20m,环境噪声昼间超标11dB(A),夜间超标21
5、dB(A)。可见噪声污染程度较大。 治理方法控制噪声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从声源上治理,即将发声体改造为不发声体。但这也只是从理论上去考虑,从现实情况出发,由于技术和经费的原因,直接从声源上治理噪声往往是很困难的。从泵房整套设施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械噪声,目前声学原理上治理噪声的方法较常使用的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隔声、吸声、消声等。隔声是利用隔声结构将声源与受声点隔开;吸声是利用吸声结构或吸声材料降低噪声;消声是利用阻抗、抗性、多孔扩散等原理,降低噪声量值。 噪声控制措施和建议根据声学原理,充分利用场地环境及资金条件,做了以下工作:(1)控
6、制机器设备和设备零件产生的噪声。新建泵房不要设在水池顶部,防止振动产生噪声。水泵基础宜采用重量大的,而且应设橡胶隔振垫等进行隔振,从而减少振动的噪声;每个水泵机组单独设置基础,防止产生共振。在水泵吸、压水管上尽可能的采用“软性”联结。定期检修,发生问题如盘根漏水、设备零件松动,设备零件磨损严重、机械振动等应及时维修,从而减少噪声。(2)根据本地区的泵房环境,将声源封闭不严密的泵房进行隔音处理,将泵房安装有产生噪音的房间的墙壁和屋顶粘贴上价格低廉的苯板。窗户改成封闭较好的双层真空玻璃塑钢窗。门改为双层木板内夹有苯板的门。这种隔声方法造价低廉,省时
7、省力且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正在运行的原封闭不严密的泵房改装后的噪声测量。监测方式和结果见表4。表4声源封闭较差的泵房噪声监测结果泵房内距泵房不同距离测值由表4的监测结果得出对泵房隔音处理后,泵房噪声基本得到了控制。 二次加压泵系统的噪声是影响泵房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因噪声污染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我们工程技术人员要系统、深入地分析泵房噪声的来源,并结合实际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要加强维修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泵房产生的噪声。另外,在新改建二次加压泵房时给予重视。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布局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措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