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

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

ID:17187164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8

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_第1页
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_第2页
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_第3页
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_第4页
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依赖于他(她)的智力因素,即智商,而其余80%则依赖于他(她)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即情商。本文从教育期望与时代需要,人生际遇与主体精神及自我教育与人才成长等三方面进行剖析、阐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家经常谈到的非智力因素问题,实际反映了现代教育转轨和现代人才需求倾向。我觉得很有道理,很值得深入讨论。1.教育期望与时代需要一般地说,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教育。按大家习惯的说法,教育现代化包括硬件(投资、设施、教材、师资、环境等)和软件(思想、目标、体制、途径、方法等)两个方面的现代化。

2、教育努力和活动指向是以人才成长为追求和目标的,社会要求和衡定也以人才规格为出发点和标准。所以,教育自身和社会需要的现代化,核心就是要培养出现代建设者,现代接班人,现代人。现代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说法很多。各国人才学研究者较多地认同美国英格尔斯的观点。他认为“现代人”素质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求新——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

3、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接受新东西,适应新变化,探索新领域;二是参与社会事务,有社会责任感;三是个人效能感和自信心强;四是有独立性,不迷信传统和习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团队合作精神等。但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人才基本框架仍被普遍肯定。求新、参与和责任,效能、自信和独立,体现了一定的智力因素,更多更突出的则体现为非智力因素。对教育的现代目标,西方特别是美国也是众说纷纭。不过20世纪80—90年代以后,美国基础教育界渐得共识,普遍强调人才培养的

4、三个要点,这就是责任、关心和创造。细想起来这很有道理,人生就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周围负责,再到对社会负责;没有了责任,也就走完了生活之路。学会关心,则是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主题,学生应该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真理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创造更是时代需要。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育模式值得推广。责任、关心、创造,重点突出,着重在非智力因素的人格培养,通过健全人格的养成,促进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人具有的一种潜质,这种潜质的发挥和变为现实的具体行动,既不是凭

5、空而来,也不是守株待兔的结果,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开发创新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听话、学习成绩好”,是多数老师心中优生的首要标准,也是日常教育的实际目标。现代教育不是一般地、不论条件地反对“听话、学习成绩好”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

6、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而是强调首先要有责任感、独立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首先培养认知、道德辨审能力,进而培养努力探求真理,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至此,我们可以对“教育期望与时代需要”这个话题进行简要概括:教育期望来自时代需要,两者应是一致的,但事实上往往是前者落后于后者。当前,教育期望应该落实到有现代精神的人的标准上,特别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现代特征。2.人生际遇与主体精神人才成长,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传统强调三个条件: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但是,这三个“经典性”的因素,都不是发展主体可以决定的;就连遗传条件,也是不

7、受个体意识支配的客观存在。那么,大体相同的生理、环境、教育,为什么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人呢,其关键因素是个体的主观努力程度。所以,有识之士论及人的发展时,十分重视个体的主观努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调动学习者内部积极性。皮亚杰把这种积极性称作“渐进平衡”,视其为发展中“更重要的”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