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79037
大小:12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28
《专题六-文言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卷别体裁考查内容考查角度全国新课标卷人物传记《宋史·何灌传》理解实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翻译句子。山东卷人物传记《管子》理解实词;理解虚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翻译句子。广东卷人物传记《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理解实词;理解虚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文言断句;翻译句子江苏卷人物传记《苏轼文集》理解实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翻译句子。北京卷诸子散文《淮南子·氾论训》理解实词;理解虚词;省略句;分析理解;文言断句。天津卷文言散文《日知录》卷十九理
2、解实词;理解虚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翻译句子。安徽卷人物传记《碑传集》理解实词;理解虚词;分析理解;翻译句子。福建卷文言散文《道园学古录》卷七理解实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翻译句子。浙江卷人物传记《新唐书·张文瓘传》理解实词;理解虚词;分析理解;文言断句;翻译句子。辽宁卷人物传记《旧唐书·宋庆礼传》理解实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翻译句子。湖南卷序言文言散文《归庄集》理解实词;理解虚词;文言传记;信息筛选;理解内容;概括观点;翻译句子。湖北卷人物传记《汉书·楚元王传》理解实词;信息筛选;分析理解;翻译句
3、子。江西卷人物传记《纲鉴易知录》卷十三理解实词;理解虚词;文言断句;翻译句子。上海卷文言散文《稼说送张琥》理解文意;理解结构;翻译句子;赏析表达技巧;理解归纳概括内容。命题特点1.从选文体裁看,选文重点突出,体裁多样,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以人物传记为主,文言散文也占据很大比重。人物传记一改以往的选择书籍特点,以文人文集传记为主,而辅以少量的“二十四史”中人物传记;文言散文既有“记”,也有议论类散文,更出现了北京卷的诸子散文——《淮南子》中的文章,选文范围继续拓宽,选文呈现多样性。 2.从选文篇目上看,传
4、记散文传主一般不选历史上特别著名的人物(山东卷选的人物管子除外),文言散文一般也不选作者特别知名的篇目。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猜题、押题。从选文的题材特点上看,总体趋势是稳定的。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
5、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153.选文的可读性较强,内容相对陌生,体现了考试材料的公平性。题材健康向上,比如传主的严于律己、为国为民,表现出的忠贞勇敢、机智果断,多给考生以积极向上的启示。4.从考查的形式上看,题型稳定,一般为3~4题的单项选择题加一道翻译题。设题形式固定,考点各有侧重,试题仍然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实词、虚词、理解和分析、筛选与概括、断句、句子翻译等,但各省考查的考点不尽相同。 5.主观
6、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翻译题仍然备受青睐,但又有断句题和简答题;侧重考查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言”的重视实质是考查古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6.在实词、虚词考查上,能紧扣教材。如辽宁卷的四个实词,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甚至有的在初中教材、高中教材中都有,如“躬”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和“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唐·王勃《滕王阁序》)。 7.适度的拔高。高考毕竟不是一般的考试,它担负着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文言考查常
7、有拔高的情形,如北京卷的给文段断句,湖南卷第8题采用主观题设问等。鉴于上述特点,2012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仍会以史传文或散文为主。题型趋于稳定,分值的变化也不大。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信息筛选、分析理解和翻译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1[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2分)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
8、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