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4665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儒释道人生追求的同异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人的存在层次与人生境界我们现代人都关注人生和生命,关注人的本真状态,但现代人的心灵却常处于焦虑、彷徨、不安的“无处”状态,用中国传统哲学语言说,就是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我将其归结为“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十六个字。所谓“上不在天”,是讲现缺乏终极的追求和终极的关怀,所谓“下不在地”,就是缺乏一种脚踏实地的对真正现实的关注。所谓“外不在人”,就是缺乏良性的人际关系。所谓“内不在己”,用哲学和宗教的语言说是自己的本我、大我、真我的丧失。为什么自己或者“我”都可以丧失呢?从哲学和宗教
2、角度讲,“我”的存在,有不同层次的。有一个“自然我”,还有一个“社会我”,中国古代哲学讲还有一个“内心我”、“良知我”。人作为这样一种存在。“我”的存在层次不同,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一是自然的境界,第二,是功利的境界,第三是道德的境界,第四是天地的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满足人们那种自然的、生理的那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的境界,它是人生的第一个境界。那么如果再超越,越过人与动物相同的层次就进入了“功利的境界”。“功利的境界”,就是趋利避害,对我有好处我就做,对我没好处我就不做,这样人
3、有一定功利选择,是人的一个文明化的提升。人在社会中生活,在天地之间,仅仅有这种境界还远远不够,还要用道德境界实施超越。中国哲学要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天地的境界。冯友兰先生曾经围绕“楚弓楚得”的故事描绘天地境界的问题。传说楚王在云梦狩猎,把弓给丢了。随从说要去找回来,楚王却说,不用了,反正楚人失弓,楚人拾得。孔子听说后,评价楚王境界还不够,应当是“人弓人得”。冯友兰先生说,从天地境界看,这弓遗留在宇宙任何地方,你都不要伤感。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要让那种超越和超然意义和永恒的价值,影响我们的人生和生命,用先贤的智慧弹
4、拨我们的心弦。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文化的定义杂而多端,众说纷纭。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而其核心是思想。思想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用“社会人生”来概括。西方的文化,特别是古希腊时代的文化它都是极其向外的探寻,对自然界的本性、起源、始基等问题的探寻。希伯来的文明,它把价值取向往上面,要对上帝的所谓的探寻,所谓的去体认和敬畏。关于文明的起源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
5、”的概念。即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世界产生了不同的文明,但不同的文明都有一个起因。古希腊文明的起因于希腊人对自然的敬畏感。希伯来的文明是基于对上帝的敬畏感。而中华文明则是源于对忧患意识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人生,先贤们在建立思想体系的时候,是“思以其道易天下”,用他们的大道和思想观念去改变天下。《周易》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体现出中国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的终极是为了完善社会和人生。一般而言,儒家、道家、佛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各家用什么思想去体现社会人生呢?儒家谈格
6、致诚正,修齐治平。道家谈“性命双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达到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佛家讲“法身慧命”、“明心见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人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可用“天人合一”四个字概括。中国文化向来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即灵与肉)的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许多前辈学者,讲中华文明是一种强调和谐关系的偶性文明。现在我们讲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它们的渊源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明、偶性文明。maintenancemea
7、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在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层面上,秦汉以前,儒墨道法四家笼罩着中国文化的世
8、界,唐宋以后,是儒、道、佛三家笼罩中国文化的世界。在此我们重点谈一下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儒家基本特点是“入世”、“有为”、“现实”。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