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43952
大小:17.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8
《高中国共三大战役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国共三大战役课件 高中国共三大战役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三大战役发起的背景、过程、意义。 2.掌握渡江战役及解放南京等史实。 3.总体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时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成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
2、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等领导人以战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1.三大战役。 2.百万雄师过大江。 1.渡江战役的意义。 2.政权垮台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诗词导入法。可以用关于本节内容的诗词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讨论法。 3.图文结合法。本课两大内容都需结合地图学习,
3、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战争的发展进程。 4.引导分析法。对于政权的垮台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5.图表法。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对相关内容作出归纳,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挂图《三大战役示意图》《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 3.《大决战》等影片及相关设备。 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同学们,这首诗是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后写的。诗中不仅表明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挡使中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表达统一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
4、权独立完整这样一种心声。那么,渡江战役是怎么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怎样解放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 1.三大战役的背景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上一课学习了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历史,从中知道,人民军队转入反攻,标志着蒋介石二十多年的反动统治开始由发展转向灭亡。这并不是空话,到1948年8月,这种效果就显现出来了,请看投影。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国共双方的情况。 [学生归纳] ?? [教师讲述] 经过两
5、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已增至280万人,共有五支野战部队:西北野战军7万人,华北野战军20万人,中原野战军20万人,华东野战军42万人,东北野战军70万人。并已基本形成野战军、地方军和游击部队三者结合的完整体系。军队素质和战术水平大为提高,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攻坚战能力也大为增强;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1/4,人口占全国1/3,土地改革大部完成,部队后方更加巩固。 被歼264万人,它的总兵力已下降为365万人,其中用于一线约174 万余人。蒋军虽然还有相当大兵力,但在战
6、略上已被人民解放军分割为五个孤立集团,东北55万人,分布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55万人,分布于平绥线、北宁线诸点;徐州60万人,布防于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津浦两路十字架上;华中75万人,部署于以汉口为中心的地区;西北30万人,布置于以西安为中心的地区。国统区的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爱国民主运动深入发展,农村游击战争不断发展,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已呈现不稳。在这种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这时,能不能迅速果断地抓住战机,组织决战,各个歼灭敌人,敢不敢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歼灭敌人的重兵集
7、团,成了战略决策上的关键问题。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讨论和部署夺取全国政权的各项工作,提出从1946年7月算起,用五年时间,发展解放军500万,歼灭军队500万,从根本上打倒的反动统治;决定解放军第三年度仍然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根据九月会议的精神、周恩来、朱德为核心的军委,先机制敌,因势利导地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出色地完成了在长江以北消灭敌军主力,加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任务。 亦面临着需要作出决策的时刻。早在1947年冬,美国曾向蒋介石提出:北纬40°以北暂时放弃;
8、北纬35°以北要力争;北纬30°以北要坚守;北纬30°以南进行经营。蒋介石是从来不肯放弃一城一池的,舍不得丢掉东北,并且企图牵制东北解放军不能入关作战,总是犹豫不决,一拖再拖。半年以后,战局继续向不利于方面发展。蒋介石才决定放弃东北,但又说准备在东北坚持到十月底,以观时局的发展,原则上不放弃沈阳,同时作撤退准备。蒋介石这种战略意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