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

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

ID:17134310

大小:15.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_第1页
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_第2页
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_第3页
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师3天打男童屁股四百下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  近日,湖南郴州的一个男童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连续3天抽打臀部,共四百下。男童称老师边打边数。20日,当地教育局回应称,该校是山区学校,由于学生调皮,被老师抽打,目前该教师已被解聘。  中国传统教育信奉“不打不成器”,西方也有“省了棍子,惯坏了孩子”的谚语。“打”成了世界家长的教育共识,尤其是“打屁股”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方式,执行起来更是心安理得。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XX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约80%的家长都打过孩子的屁股。  在情绪爆发的临界点,家长很难有理性思考的空间,只会本能诉诸“武力”。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

2、定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崔永华指出,打屁股也是体罚的一种,而这种方式恰恰体现了家长教育方法的低级、粗糙与无能。“经常被打的孩子心理易发生变化,缺乏安全感。因为孩子的安全感是从父母那里来的,一旦孩子缺乏安全感,就怕自己受到伤害,从本能上就需要攻击别人来预防自己受伤害,从心理机制上更易攻击别人,难以培养健全人格。”  打孩子打出暴力倾向  很多父母并不认同打屁股就是家庭暴力,认为“只要动机是为了孩子好,轻微教训一下不算施暴”。殊不知,自己的行为早在孩子身上种下暴力的种子。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李玖菊介绍,家长的暴力行为一般会被孩子习得,也称为代际性传递、

3、强迫性重复。当他们成为父母或者当遇到一些应激事件时,他们虽然理性上认为暴力或者打孩子的方式不对,可暴力已成为模式,在极度愤怒的情绪下往往暴力行为会先于理性层面出现。  《家庭心理学》的这项研究同时显示,一个人小时候被打得越多,成年后越有可能表现出反社会行为,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较高。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会模仿他们所受到的对待,转而传递给下一代。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环,就是赵姨娘语言和行为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一次,贾环和丫鬟莺儿玩牌,因为自己输了钱还耍赖被莺儿嘲笑,就向母亲赵姨娘诉苦,结果赵姨娘二话不说,劈头盖脸对儿子一顿打骂。贾环自顾不暇,反而徒生恨意,一心认

4、为是宝玉夺走了所有人对他的爱,不久就找了个机会,打了油灯要烫瞎宝玉的眼睛。长期施暴只能让孩子心理异化,产生更强的攻击性,转而将这股怨气投射到他人身上。  《家庭心理学》的研究同时显示,一个人小时候被打得越多,成年后越有可能表现出反社会行为,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较高。  “恐吓”也是一种伤害  相比那类一冲动就“动真格”的父母,另一类父母从不打孩子,而只顾恐吓——“如果这次考不到100分、如果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保你屁股开花!”尽管只动嘴皮子。这种“只吓不打”的教育同样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恐吓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对方变得更加

5、小心,更巧妙地掩饰罪行不被察觉。”同理,当孩子遭受恐吓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千万不能被父母发现,而不是选择诚实和负责。“恐吓会使孩子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说谎。孩子为了逃避恐吓或责罚,就会捡好的说,或者做了错事就不说,长此以往养成说谎的习惯。”崔永华介绍,恐吓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懦弱、胆小、羞怯,在家长面前被动、服从,使得很多创意和想法被压制。  教育的初心是引导而非惩罚  在教育当中,赏识和鞭策一定是相互结合的。  美国前总统林肯十二岁时曾打碎别人家的玻璃,他的老师对林肯的行为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简单地指责,而是借他15美元赔偿受害者,并要求

6、林肯一年之内一定还他钱。林肯为偿还老师,拼命打工。这个故事里,老师的惩罚方式就非常高明:他让小林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承担,学会了负责。  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行为契约”,约定好犯错应怎样处理的方法。“比如你做错了,就取消你玩的时间15分钟或其他惩罚方式,总之一定要剥夺他的一些欲望、权利和自由。”崔永华同时指出,这种“行为契约”的建立一定是基于孩子同意的情况下。  惩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责任心,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道德良心一样,内化

7、为自身道德准则,对所出现的不良行为能自动修正。这才是惩罚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