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shan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思考以下问题:一、什么是“学习型社会”?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三、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四、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文化传承的意义【第一组】一、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情景设置】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概况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之后,一个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活动便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2、,当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时,明确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提问思考:1、“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2、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师生归纳: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⑴全民学习,就是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⑵终身学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
3、生活的“第一需要”,伴随人的一生。就象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2、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建立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学习型社会”的特点(1)人人都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2)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3)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彼得•圣吉——“学习型社会
4、”理论的创始人】1947年生于芝加哥,1970年于斯坦福大学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师从麻省理工学院、电脑内存发明人、系统动力学的创始人——佛睿思特教授(JayForrester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
5、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5)读研究生。之后,他从老师的文章《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中得到启发,继续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来研究建立一种更为理想的组织。他的理论强调人的价值,注重系统思考,认为组织想要实现其最大的发展潜力,就需要重视远景、目的、自我反思和系统的思维方式。彼得·圣吉在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创立了“组织学习中心”,对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微软、福特、杜邦等,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辅导、咨询和策划。【第二组】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情景设置
6、】材料一:“知识”发展预测:据说,今天一个人一年的信息接受量相当于17世纪英国一个农场主17年阅读量的总和。今天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将很快就会被淘汰。有专家预测:202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至4倍;而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总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因此,在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能满足日后一生工作生涯的需求;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需延长为5-22岁;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类惟有把12年制的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学习型社
7、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材料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使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手段。因此,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提问思考:从材料概况出,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师生归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性1、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
8、然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使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