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22093
大小:16.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7
《浅谈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摘要】为了确保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就要从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各个工作过程着手,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本文对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 1.施工准备工作 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据,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具体结合图纸,掌握管线长度、管线走向、管材直径、井位数以及与工作面开挖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 排水管材的检验 排水管材中常出现一些普遍的问题.管材存
2、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酥松,抗压、抗渗能力差,管径尺寸偏差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管材的质量,应采用一些具体的检查措施,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管材,并且检查管材的出厂合格证及送检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是否齐全;其次应重视管材的外观检查,管材不得有破损、脱皮、蜂窝、露筋、裂纹等现象,外观检查不合格不能使用。 测量放线 施工前严格按图纸进行放样,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及现场加密闭合的控制点测定出管道中心线,直线段10m一点,曲线段5m一点,并测定出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开挖时根据图纸设计高程,计算出开挖深度,按规定坡度放坡,并用石灰
3、撒出开挖坡顶上口两边的边线,开挖时,进行跟踪测量,沟底每隔5m测定出一个平面位置及垫层面高程控制桩,严格控制好沟槽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垫层浇筑完毕及时在垫层面上测出管道中心的平面位置并弹出墨线及检查井的平面位置。管道安装时进行跟踪检查测量,复测管内底高程是否与图纸对应,管道施工完毕,应进行竣工测量。各道工序的测量资料需认真做好记录,所有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施工测量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 2.排水管道的施工 沟槽开挖 在确定开挖断面时,要考虑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做到开槽断面合理,开槽断面由槽底宽、挖深、槽
4、底、各层边坡坡度以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因素确定;一方面既要注意边坡放坡的科学合理性又要安全和经济。每开挖一定的距离都要对槽底高程进行严格测量控制,对超挖部分要仔细回填夯实,严禁使用腐植土、垃圾土、淤泥等材料。人工清挖槽底时,应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遇土质条件不良时,应注意塌方现象发生,注意人身安全。 平基管座的施工 在沟槽开挖验收合格之后,就可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管基的施工。在沟槽内有积水和淤泥的情况下,应先将沟槽彻底清除干净,并铺设砂垫层,保证干槽施工,如果槽内有地下水应采取排水措施;同时严格控制平基的厚度和高程,在浇
5、筑混凝土平基前,支搭模板时,要复核槽底标高和模板弹线高程,在确认无误后,再浇筑混凝土,以保证管座厚度。并检查管座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支杆的支撑点不能直接支在松散土层上,要加垫板或桩木,使模板能承受混凝土灌注和振捣的重力和侧向推力,确保不跑模。 管道安装 首先,应正确计算管道铺设长度,施工前根据图纸和规范确定两检查井间管道铺设长度,管伸进检查井长度及两管端头之间预留间距,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长度,防止管头露出井壁过长或缩进井壁。同时,严格控制管道的直顺度和坡度,施工时要采取以下措施:安管时要挂边线,线要拉紧,在调整每节
6、管子的中心线和高程时,要用石块支垫牢固,相邻两管不得错口;要先用与管座混凝土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把管子两侧与平基相接处的三角部分填实,再在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最后,严格控制抹带的施工质量,水泥砂浆要按配合比下料,计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要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抹带前先将抹带部分的管外壁凿毛,洗刷干净,刷水泥浆一道;并控制管缝与管内壁间的平整度,管径不大于600mm的管道,在抹带的同时,配合用工具将流入管内的砂浆清除;管径大于600mm的管道,应勾抹内管缝。 检查井施工 严格控制检查井基础的质量,不能带水浇筑垫层,要保证
7、垫层的几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砌砖。严格控制井墙的砌筑质量,井壁必须竖直,不得有通缝;灰浆要饱满,砌缝要平整,抹面要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严格控制踏步、井圈、井盖的安装质量,铸铁踏步安装要牢固,污水井踏步要涂防锈漆;安装井圈要坐浆饱满,井盖和井圈要配套,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须安装重型井盖。 管沟回填 排水管道管沟的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同时进行,沟内不得有积水,不得使用腐植土,垃圾土、碎砖、石块和淤泥等。填土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宜。同时,严格控制回填土压实度,由专职实验人员检测压实
8、度,以保证回填土压实度达到刚性管道或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土的质量标准。 3.雨季的施工安排 加强对职工进行雨季施工和防洪抢险的教育。 每天专人收听天气预报,掌握气象信息,合理安排施工,加强雨季信息反馈,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水文部门联系,掌握雨情水情,按当地政府和建设方的防汛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