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ID:17084968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7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_第1页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_第2页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_第3页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_第4页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诗歌的艺术性萧涤非内容提要(一)对杜诗的艺术性应有足够的认识:杜甫是十分重视诗的艺术性并对自己的创作要求十分严格的诗人;杜甫又是在体裁、风格、艺术技巧、创作方法等方面集大成的诗人。(二)杜甫的叙事诗多即事名篇,自创新题,且全用五、七言古体,其艺术特点是:典型化的手法、对现实的客观描写、心理刻画、语言的个性化、细节描写。(三)杜甫的抒情诗所抒之情真实而重大,其艺术特点是:具体形象、景情交融、语言精练、大发议论、幽默含蓄。(四)杜甫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特别是向民歌学习。我想分以下四个部分来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性:一、对杜诗艺术性的应有认识。二、杜甫叙

2、事诗的艺术特点。三、杜甫抒情诗的艺术特点。四、杜甫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基本原因。为了突出杜诗的艺术特点,除结合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外,将尽可能和李白、白居易等诗人的一些作品作些比较。比较,确是一个很好的容易说明问题的研究方法,但要做到恰到好处也颇不容易。因为首先得注意到拿来作对比的作品,在内容题材上是相同的,至少是相近的。然而这样巧合的作品是并不多的。谈到比较,倒不禁使我们想起贾至、岑参、王维和杜甫4人所作的“早期大明宫”那4首七言律诗。虽然这种诗不可能有什么高度的思想性,只能是一些官样文章,但由于写的是同一的题材,拿来作对比倒是十分合适的。前人也曾这样做过,想定出个

3、甲乙丙丁来。有的评岑参第一,有的又推王维,也有不少好心肠的评论家和杜诗的注释者一定要替杜甫争面子,说还是杜甫那首写得最好。但一般还是倾向于王维,《唐诗三百首》选了王维和岑参的,没有选杜甫和贾至的,正代表了一般的看法。为什么王维那首早期诗能居第一呢?这是因为诗中有这么两句漂亮的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可是从今天来看,王维这首诗要算是最坏的,因为他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歌功颂德简直到了无耻的地步。我们知道,他们这4首唱和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也就是安史之乱的第3个年头。这时长安、洛阳刚刚恢复,安庆绪还占领着邺城,史思明仍盘据河北,到处还正在流血

4、,为了换取回纥的兵力,唐肃宗就在这一年的7月,还不得不把自己的一个最小的女儿——宁国公主嫁给回纥。这哪里谈得上什么“万国衣冠拜冕旒”呢!顾亭林在《日知录》“文词欺人”一条中说:“古来以文辞欺人者,莫若谢灵运,次则王维。”我看,这首诗也是一个证明。杜甫固然不会说这种瞎话,就是岑参也不会说。由此可见,即使是一首应制式的诗,在两相比较之下,也仍然可以看出不同作家的不同作风。同时也可见,王维这位田园诗人是颇不老实的,他很会粉饰现实,很会做官。说来也很巧,4位诗人中,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王维是田园诗人领袖,是“诗佛”,而杜甫又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诗圣”。但也很遗憾,

5、当时李白没有在朝做官,否则让“诗仙”也写上一首,那可能就更有意思了。我讲上面这段话的意思,不过在说明“比较”确是一种很好的能说明问题的方法,但必须注意题材的一致性。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现在

6、谈第一个问题:对杜诗艺术性的应有认识。一般对杜诗艺术性很少作专门性的论述,可能是怕受到纯艺术观点、形式主义的批评,但和对杜诗艺术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有关联。在这一问题上,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我们必须认识杜甫是一个十分重视诗的艺术性的完美的诗人,一个对自己的创作要求十分严格乃至苛刻的诗人。当然,他并不是片面地追求艺术性。和一般诗人不一样,杜甫非常诚实,他绝不装腔作势,自命不凡,他常常现身说法,毫无隐讳地谈出自己的创作甘苦。这对我们有很大教育意义,因为他使我们懂得这样一条:辛勤劳动外,没有什么天才。谁要是迷信天才,谁就会断送自己。杜甫对一首诗的艺术要求竟这样严

7、格:“毫发无遗憾!”(《敬赠郑谏议》)这就是说,从全篇结构到一句一字,从语言到声律,从开头到结尾,都要没有一丝一毫的毛病、缺陷。所以在他的诗中常常谈到“句法”、“佳句”,谈到“诗律”,也谈到诗的结尾要有余味,有余地,所谓“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诗罢地有余”(《八哀诗》)。这样严格要求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诗的感染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也就是能“惊人”,乃至“惊风雨”、“泣鬼神”。当然这惊人是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高度是不容易的,惊人的诗句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杜甫作起诗来要那样用苦心下苦功夫,要经常修改自己的诗

8、了。他说自己是“颇学阴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