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083078
大小:15.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鲍勃编年史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鲍勃编年史读后感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鲍勃编年史读后感1 平安夜,外面很冷。于是,我洗好了澡,就窝在在公寓寝室,读鲍勃·迪伦的回忆录第一卷《像一块滚石》(PS:不过它的英文名并不是如此,而是Chronicles编年史)。那种悠然自得的叙述
2、调子,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读鲍勃的文字,就像在寒冷的冬夜我又洗了个暖乎乎的热水澡。全书洋溢着漫散流水般的语言,跳跃的叙述人和事,但是感觉很舒服,就像他的民谣和摇滚。我觉得回忆录的第一章尤其写得出色。“我站在起点,但并不意味着我是新手。”没想到鲍勃那双弹吉他的手在手动打印机上敲出来的语言也是如此的饱满和杰出。可能语言的品质来源于他的茂盛的自信和广阔的阅读。 整本书外人看来鲍勃·迪伦好像在有意避重就轻,他一字不提那些与他有关的音乐巨变和美国往事,但是,我觉得反而这才难能可贵。看那些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3、轰轰烈烈的故事并不重要,通过故事只能看到他们那张标签似的脸,却无法读到他们那颗平凡而勇敢的心。有些时候,琐碎的细枝末节反而更加真实。 我一般不怎么读名人传记之类的书,因为任何一段人生都是无法复制的。做观众还不如做舞台上的演员。相反,自传的作品我却较为喜欢,因为那里面有某种历史的特质。一个人的记录,就是关于世界最好的回忆。无数个个人的集合就是时代。书写的历史永远是私人化的,只有在个体那里才能找到真实的照片。 或许,面对一本书或者这个世界的一切,我们都想寻求解答,其实,就如同鲍勃·迪伦唱的“Thea
4、nswerisblowin'inthewind。”鲍勃编年史读后感2 他也许是20世纪最后的行吟诗人了。 鲍勃•迪伦,一个杰出的民谣歌手同时又被人称为民谣的背叛者,一个伟大的摇滚乐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代言,一个反战运动倡导者,一个民权主义者。人们喜欢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而其实,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诗人,把自己的诗唱进歌里的人,一个真正的行吟诗人。 读完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的诗人的形象就渐渐在我的心里立体起来了。 自传的时间顺序被打乱了,几章之间并不连续,好象是
5、鲍勃•迪伦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全然是率性而为。着重描写的是他刚到纽约在格林尼治村的小咖啡馆驻唱的时光,对被当成话筒、代言人的厌倦和抗拒,从平淡的巡回演唱会的低谷里找到新灵感的时刻。如果我们看到过任何关于鲍勃•迪伦的简介,便会知道这些时间段都不是他事业辉煌的时期,有人甚至会认为这些都是他人生中不太重要的阶段。是呀,我们看到的鲍勃•迪伦,总是唱着《Blowinginthewind》,走在反战队伍里的鲍勃•迪伦;是在民谣音乐会上拿着电吉他唱歌,引起争议的鲍勃•迪伦。而这些,在他的自传中几乎没有提到。一个真正
6、的游吟诗人又怎会留恋舞台上的瞬间光芒?而他写到的那些时光,应该就是他自己最为记忆深刻的时光了。在那些时间里,他思考自己的音乐,自己的人生,思考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然后他去做,照着自己想的做,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鲍勃•迪伦。 最喜欢的还是对于他青年时代的讲述,特别是在格林尼治的那段。一个年轻人,怀着梦想,热爱来到纽约,在荒凉破旧的郊区和各种艺术家在一起,这些人的生活也是荒凉破旧的,但梦都是华丽美好的。他听,他唱,他看,他想,他写,他和朋友在一起。然后,他开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去做。他说“我做每件
7、事都很快。思考得快,吃得快,走得快。我甚至唱歌都快。我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如果我要成为一个言之有物的作曲家的话。”这是一种自我设计,屏弃“跨掉的一代”的放任自流。他描写那些变化,美国的变化,民谣的变化,自己的变化。虽然,他自己并不情愿,但他确实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的风貌。 这本自传的书名来自他的同名歌曲《Likearollingstone》。这两者有相同的精神内涵,一种对自己的坦然,那些意志消沉的时刻,那些退却,那些失败的时刻,他袒露在人们面前,他正视它们。因为他是一个诗人,诗人内省,所以坚强,
8、不会迷失,。回忆或者是总结,对于他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重生。 正如那首歌中所唱, “Howdoesitfeel,howdoesitfeel? Tobeonyourown,withoutahome Likeacompleteunknown,likearollingstone” 像一块滚石,行吟诗人不会停止歌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