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员工持股计划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

ID:17066566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7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_第1页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_第2页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_第3页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_第4页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的员工持股计划班级:J财会0701班作者:谈玲霞学号:3071143006摘要:作为一种有效的员工激励手段,员工持股计划(ESOP)正在被国内外企业广泛应用,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概述,对我国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现在存在的问题分析,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指出在现实条件下,完善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对策。Abstract:Asakindofeffectiveincentives,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employeesarewidely,butthedomesti

2、candforeignenterprisesinChinaatpresentemployee-ownedenterpriseplanningproblems.Thispapermainlysummarizesemployee-ownedplan,toourcountryenterpriseemployeeshareholdingplannowexistingproblemsintheanalysis,theemployeeshareholdinginthedevelopmentplanofrestrictingfactors,andpointsoutthatthe

3、realconditions,perfectouremployeeshareholdingplan.关键字:员工持股计划概述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对策Keywords: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Outlinesproblemsrestrictingfactorscountermeasures一、员工持股计划的概述(一)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s,ESOP),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公司员工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股份,从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并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的一种企业制度安排。员工持股计划由美国

4、经济学家兼律师的路易·凯尔索于1967年提出,他的初衷是通过让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或者所有者,从而更好地协调劳资关系,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凯尔索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两要素”理论;另外一个就是美国经济学家马丁·威茨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分享经济”理论。(二)、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特征1、投资人的特殊性,即投资人必须具备企业职工的身份,并目为本企业服务一定年限。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

5、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2、投资方式的特殊性。即企业职工股权的取得主要以未来劳动的收益经过若干年后才能完全换取,充分运用信用制度,以非现金购买的方式购得股份。用预期的劳动来贷款获得公司股份,已越来越成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的主流方式。3、立法和政策的支持4、建立或依托专

6、门机构来集中管理员工持股计划,同时还有各种服务性机构给于帮助和指导。5、员工持股参与人以二次利润分配的参与公司利润的分享。即以员工持股会的独立法人名义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再由员工持股会依据员工个人持股份额进行利润的二次分配。6、弱化员工的直接投票权。7、严格限制员工持有股份的获得与转让。8、建立员工持股计划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增加员工福利。二、我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一)、员工持股的平均化和强制性。有的企业以平均摊派的手段要求企业所有员工出资人股,即我国较流行的集资型ESOP。更有甚者出于筹集资金的目的硬性规定:如果员工不购买员工股就意味着自动下岗。实际上

7、,在人人有股而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衡制度的情况下,企业就是原来国有企业的翻版。(二)、员工持股的短期行为化。很多企业在发行内部股时或明或暗的表明本公司不久就要上市,员工购买股票的动机就是其内部员工股与上市后的市场价格有巨大的差价。在公司上市之后,员工往往很快将手中的股票抛出变现,获取溢价收益。因此,许多公司虽然实施r员工持股计划,但员工根本就不关心企业,很难达到加强公司内部员工凝聚力,改变产权制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改革目标。(三)、员工持股的形式化、无计划化。很多企业不是从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上来认识员工持股。有的企业为了应付上级单位或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匆匆忙忙地在

8、形式上搞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