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

ID:17062370

大小:22.3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7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1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2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3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4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  篇一: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沉淀池  1.设计数据  (1)池子直径(或正方形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6-12.  (2)池径不宜小于16m。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  (4)一般均采用机械刮泥,也可附有空气提升或静水头排泥设施。  (5)当池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20,m)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6)进出水的不是方式可分为:  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②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③周边进水周边出水  (7)池径小于20m,一般采用中心转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池子中心走道板上,池径大于20m时,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桁

2、架的外缘  (8)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不超过3m/min,一般采用/min.  (9)在进水口的周围应设置整流板,整流板的开口面积为过水断面积的6%-20%。  (10)浮渣用浮渣刮板收集,刮渣板装在刮泥机桁架的一侧,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浮渣挡板,  (11)周边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沉淀效率较高的池型,与中心进  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相比,其设计表面负荷可提高1倍左右。  2.计算公式  辐流式沉淀池取池子半径1/2处的水流断面座位计算断面,计算公式如  (1),周边进水沉淀池的计算公式如(2)  (1)  ①沉淀部分水面面积(F/m2)F=Qma

3、x/(Q=最大设计流量n=池子个数q=表面负荷)  ②池子直径(D/m)D=4F  ?  ③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m)h=(t=沉淀时间)  ④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Q/n×t  ⑤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m3)V=SNT/1000(S=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一般采用)N=设计人口数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或者V=Q(C1?C2)?86400T?100(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的t/m3,KZ=生活污?(100??0)KZ  水量总变化系数,r=污泥容重,p0=污泥含水率)  ⑥  (以下为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④池长(L/m_)L=(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

4、  ⑥池子个数(或分格数)(n/个)n=B/b(b=每个池子(或分格)宽度)⑦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m3)V=SNT/1000(S=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一般采用)N=设计人口数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或者V=Q(C1?C2)?86400T?100(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的t/m3,KZ=生活污?(100??0)KZ  水量总变化系数,r=污泥容重,p0=污泥含水率)  ⑧池子总高度H=h1+h2+h3+h4(1.超高3.缓冲层4.污泥部分高度)⑨污泥斗容积V=1/3H4(f1+f2+f1f2)  ⑩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L1+L2)/2×H4×b(L1=

5、梯形上底长L2=梯形下底长H4=梯形高度)  二、斜板(管)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淀”理论,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新型沉淀池。它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斜板(管)沉淀池应用于城市污水的初次沉淀池中,其处理效果稳定,维护工作量也不大,斜板(管)沉淀池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更为普遍,因为在城市污水的二次沉淀过程中,当固体负荷过大时,其处理效果不太稳定,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差。斜板(管)设备在一定条件下,有滋生藻类等问题,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按水流与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斜板(管)沉淀池可分为同向流、异向流、侧向流三种形式

6、,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1.设计数据  (1)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需要压缩沉淀池占地等技术经济要求下,可采用斜板(管)沉淀池。  (2)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一般可比普通沉淀池的设计表面负荷提高1倍左右。对于二次沉淀池应以固体负荷核算。  (3)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80-120m,斜管孔径一般采用50-80mm.  (4)斜板(管)斜长一般采用  (5)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  (6)斜板(管)倾角一般采用600。  (7)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一般采用  (8)在池壁与斜板的间隙处应装设阻流板,以防止水流短路

7、。斜板上缘宜向池子进水端倾斜安装。  (9)进水方式一般采用穿孔墙整流布水,出水方式一般采用多槽出水,在池面上增设几条平行的出水堰和集水槽,以改善出水水质,加大出水量。  (10)斜板(管)沉淀池一般采用重力排泥。每次排泥次数至少1-2次,或连续排泥。  (11)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池不超过30min,二次沉淀池不超过60min.  (12)斜板(管)沉淀池应设斜板(管)冲洗设施。  斜板(管)填料国内许多厂家生产有定型产品,一般规格尺寸可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