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的诗《旧地》赏析

北岛的诗《旧地》赏析

ID:17032412

大小:21.7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6

北岛的诗《旧地》赏析_第1页
北岛的诗《旧地》赏析_第2页
北岛的诗《旧地》赏析_第3页
北岛的诗《旧地》赏析_第4页
北岛的诗《旧地》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岛的诗《旧地》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岛的诗《旧地》赏析    《旧地》  死亡总是从反面  观察一幅画  此刻我从窗口  看见我年轻时的落日  旧地重游  我急于说出真相  可在天黑前  又能说出什么  饮过词语之杯  更让人干渴  与河水一起援引大地  我在空山倾听  吹笛人内心的呜咽  税收的天使们  从画的反面归来  从那些镀金的头颅  一直清点到落日    赏析:  死亡总是从反面  观察一幅画  这是北岛《旧地》一诗的起首两句。我承认我初读这两句诗时难以抗拒这样的诱惑:把画从反面翻过来,到正面去观看它。这么一来,我就从诗句的字面陈述性*含义进入了其引伸性*含义,使观看成了介于生

2、死之间、正反之间、有无之间的宿命行为。并且,我给这一观看行为引入了对比性*的距离:当诗人近距离的观看一幅画作之时,他肯定感到了死亡和虚无从远处投来的目光。换句话说,诗人感到自己察看一幅画的目光处于某中逆向察看的、反面察看的他者目光之中。这有可能只是两种时间品质的对照,或是索绪尔(deSaussure)所说的“差别的表演”,但也有可能转化为一个感伤的、擦去痕迹的消逝过程:因为很明显,死亡所看到的是画的反面,亦即一个空白。作者在接下来的段落中刻意让自传性*因素渗透进来:  此刻我从窗口  看见我年轻时的落日  在这里,读者显然不能确定诗中的“我”是在何时何地

3、从窗口观看落日。因为这里出现了两个空间及两种时间,使诗中的“我”可以两次观看同一个落日。第一次观看是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是此时此地的落日;第二次观看是在画作上面,看到的是“年轻时的落日”。两次观看的吊诡重叠把我们的视力引向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SalvadoDali)式的“偏执批判”视境:人们看某物,却看到另一种真相。问题不在诗中的“我”究竟是置身于现实还是隐匿于一幅画作里观看落日,也不在“我”看着此刻落日时是否真的能看到另一个落日(年轻时的落日),问题在于作者所暗示的真相是可以互换的。  旧地重游  我急于说出真相  这是那种带有急迫性*的真相。意味深长

4、的是这一急迫性*立即被“可在天黑前/又能说出什么”这样的内心质疑消解了。真相在从观看状态转到言说状态的互换过程中,涉及到更微妙的互换的可能性*:在一幅画中看落日与在现实生活中看落日,这两个不同场景可以互换;从窗口看到的此刻的落日(视觉时间)与年轻时的落日(记忆时间)也可以互换。在互换的过程中,被消除的不仅是言说真相的急迫性*,那种柏拉图式的单一视境也同时被消除了。其结果是,作者所看到的既是但又不是年轻时的落日,因为他既在但也不在年轻时到达过的旧地。  以上北岛《旧地》一诗的阅读大致上是依据字面意思进行的,印象、分析兼而有之。按照德里达(JacquesDe

5、rrida)的解构原则,我的读法在一开始就是被禁止的。德里达在《人文科学语言中的结构、符号及游戏》一文中明确指出:“论述必须避免那种暴行:给一个描写无中心的语言赋予中心。”而我在上述读法中一开始就试图把诗作中提到的画从反面翻过来,试图赋予它一个正面,这显然就是德里达所说的暴行。并且,由于我不能确定画翻过来之后是否一定就有画面,我的阅读暴行似乎还含有“用左手去试右手的运气”这样一种赌徒的味道。这里很可能已经涉及到了解构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心和起源的欠缺,所指的欠缺。“画的反面”在诗中出现了两次,但其“正面”始终没有出现。也许根本句不存在一个正面,只存在欠

6、缺正面的反面。  对于观看来说,“落日”是作为替换的、额外的、补充的、浮动的东西出现的,按照德里达的说法,这是用以“执行一个替代的功能,来补充所指的欠缺。”有趣的是,“落日”与“画的反面”一样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而且两次都恰在其后,两者仅有一两行诗之隔。  税收的天使们  从画的反面归来  从那些镀金的头颅  一直清点到落日  这是《旧地》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我感兴趣的是,落日作为浮动的、后设的能指,其补充作用是仅限于画的反面这一特定的所指欠缺呢,还是有可能波及到更多也更为隐秘的欠缺?诗中出现的窗口、旧地、词语之杯及空山等字眼,或多或少都可以看作是对欠缺的

7、指涉,它们均与落日这一核心意象有关。更使我感兴趣的是,落日在语义设计方面所执行的替代功能是否也指向落日自身?我的意思是,很可能在落日所起的补充作用后面潜伏着某种深不可测的语义欠缺。  欠缺在《旧地》一诗中是观看、言说、倾听这三种行为方式的汇合点。欠缺的呈现与回顾有关,但它却体现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抵制力量,不是把读者引向泛滥无度的虚无主义幻灭视境,而是审慎地引向微观形式、对限量表达,以及对中介物的特殊关注。  饮过词语之杯  更让人干渴  与河水一起援引大地  很明显,欠缺的并不是水,欠缺的只是盛在“词语之杯”里的水:一种少数化的、限量的、被赋予了固定形状和

8、象征性*品质的形式之水。词语之杯这一坚硬的意象不仅暗示了干渴、空缺、下陷,也暗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