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

ID:17022391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6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_第1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_第2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_第3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_第4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弗兰克·克莫德曾在小说研究的经典之作《结局的意义》中表示过这样的意思:一个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提纲挈领的,它使此前的一切显出了意义,开篇、中段似乎只是为了它而存在。线性的犹太-基督教历史从创世到末日大审判,有始有终,而现实中的历史事件没有清晰的源头和终点,但是人们还是可以从某个视角或以某人为中心截取出一个大概来,使之成为头尾俱全的故事。如果上世纪20年代女师大学潮也是一个故事的话,它有没有象征着正义实现的收束之处?以往学界被“驱杨(荫榆)倒章(士钊)”的口号所迷惑,总是取鲁迅和许广平似乎交代明白了的立场来讲故事的结局,那就是造反学生19

2、25年11月底、12月初的“复校”。平心而论,对某些人而言,“驱杨倒章”只是为达到目的——易培基出任校长、教育总长——创造条件。在大量关于女师大驱杨运动的叙述中,英雄(主角)鲁迅在戏台中央英勇作战,易培基(以及背后的李石曾)或不见身影,或像个跑龙套的,在前台一闪而过,仿佛是来暂时填补一个无聊的空白。【吴奔星先生的长文《鲁迅和“女师大风潮”》(写毕于1976年10月,载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聊城印刷厂1977年10月印行的“鲁迅生平资料丛钞”第二辑《鲁迅在北京》,第94页至147页)史料翔实,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关于这一话题叙述较为完整的研究性论文。文章以女师大复校、1

3、926年1月13日新任校长易培基到任作为学潮“最后的胜利”。易培基只是一个突然降临的人物,与此前学生的一切抗争了无关涉。更常见的是这方面的文章、著作彻底回避易培基。】鲁迅自己要对此负一点责。11973年7月,顾颉刚在他1925年8月的日记后补记:李石曾、易培基本是国民党中坏分子,专搞盗窃攮夺工作,西山一带之庙产及此后故宫盗宝案可知也。慕愚(谭慕愚,即谭惕吾)反对其人,本是合理行为,而李、曾嗾其党羽傅启学等攻击之……。观女高师案,杨荫榆虽改职入教部,而继其任者乃易培基,鲁迅先生诋杨不遗余力,顾于易之继任乃默无一言,能谓之认识是非乎!【《顾颉刚日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

4、0年,第1卷,第659页。关于故宫盗宝案的细节可参考1937年9月30日首都(南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对易培基、李宗侗提起公诉时所提供的上下两册《易培基等侵占故宫古物案鉴定书》。起诉时被告“在逃未获”,当时抗日战争已爆发,审判未能进行。又据维基百科,易培基于1937年9月在上海病逝。1934年的《华兴周刊》(第31卷22期,日期不详)曾报道,易培基案发后已入籍“满洲国”,既已成为“外国人”,公诉就难以进行】最后一句,大致不错。由于鲁迅自己对易培基继任校长“默无一言”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

5、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诸多关于女师大学潮的研究在这方面也是(有意)忽视的,即便提到,也是轻描淡写,仿佛可有可无。驱杨是为了迎易,这是李石曾一派蓄谋已久的。学潮时任女师大国文系主任的郑奠(介石)在五十年代的回忆文章里称赞鲁迅复校后只管教书:“到了复校以后,校长继任有人,他就事

6、事谦退,只管讲课了。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风度啊!”(《鲁迅先生在女师大风潮中的斗争》,原载1956年10月19日《文汇报》。转引自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6页)郑奠不提校长之名,也是故意为之。他应该知道,鲁迅实际上另有隐衷。1925年6月13日晚,鲁迅心情郁闷,提笔给许广平写信。许广平等六位学生已在5月9日被除名,两天后学生自治会也硬碰硬,强封校长办公室。章士钊因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5月7日下午,一批学生越墙跳入章士钊在魏家胡同的住宅“将各屋门窗打破,捣毁什物无算,警察竭力制止不服,且有将沈署长暨巡官某等殴伤情事”。《鲁迅生平

7、史料汇编》,第三辑,第243页)5月12日出走,一直到7月28日重新被任命为教育总长。在这僵持状态中,鲁迅感到无聊,告诫许广平,性急发脾气,“要防自己吃亏”:“因为现在的中国,总是阴柔人物得胜。”笔者以为,凶兽样的羊和章老虎,还有段祺瑞那种已无军队可使的过气的军阀,公开骂骂也无妨,可见都不厉害;《现代评论》各色各样摆出“正人君子”模样的鬼魅,遇到有人脱光衣服叫阵,碍于面子和假惺惺的风度,不敢赤身应战,同样毫无威慑力。“阴柔人物”就不一样,他(们)有军力(国民军京畿警备司令部)和学生可恃,“社会技术”高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