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004808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6
《试论当前电视新闻的情感化倾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当前电视新闻的情感化倾向新闻报道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受众对报道的新闻事件产生积极的情感反映,进而转化为正确的行为。在实践中,有些记者往往在新闻报道中过多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因素和价值判断,力图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接受,但结果多半会招致受众的反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因而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值得我们警惕。新闻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较为重要的人和事件所作的报道。所谓情感,是受众对新闻事件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快乐、悲伤、愤怒、忧愁、痛苦、郁闷、孤独、焦虑、兴奋、紧张
2、等。新闻强调的是客观真实,而情感却是一种主观体验。在中国新闻报道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民生新闻、说新闻等以其生活化的选题和独特的播报方式,迅速成为许多电视台的收视冠军;有关民生的新闻节目也成为创收的主阵地。一时间,小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大到投诉无门、告状申冤,都成为记者们施展拳脚的空间。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记者过度的参与和记者情感无节制的流露,记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有意无意地加在新闻报道当中。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新闻节目的一种误解。其主要表现在:1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
3、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现象之一,“包青天”式。在法制类、投诉类新闻节目中比较多见。比如,一位市民买到了一个质量不好的手机,结果商家就是不给退(其实,有的时候,也不是商家完全无理),便投诉到电视台;接着电视台记者带领
4、消费者马上来到当地消委会,而消委会看到记者到来,不敢怠慢,正常的工作程序能免则免,马上打电话要求商家到消委会解决问题;当天下午,在消委会的“大力”协调下,商家和消费者达成调解协议;最后,记者不忘在观众面前“正告”“不法”商家云云。现象之二,热泪盈眶式。在一些苦难类、悲情类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怀着对采访对象无限同情之心来写报道。例如,在一篇本地企业捐助外地贫困地区的新闻中,记者大力渲染当地的贫困和群众生活的艰辛,然后还要让人家眼含热泪,对着镜头说感谢;自己呢,也饱含深情,热泪盈眶,捐出了自己一个月工资或者几分之一、几
5、十分之一。当然,我们决不是说记者或者当事人的热泪是假的,问题是:你的身份是什么?你的职责是什么?这种将记者个人的感受,以及在记者参与或者导演下的受助者的感受呈现给观众,是在有意无意中对新闻事件进行干预,也是对观众主体意识的漠视和不尊重。现象之三,疾恶如仇式。在一些报道邻里纠纷、社会矛盾的新闻中,有些记者将自己的好恶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然而,很多时候,事情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并不是一下子就呈现出来的,而且,真假是非也可以相互交织或集中在某一方。比如2005年发生在2locatedintheTomb,DongS
6、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西安的“保姆事件”中,一个农村来的保姆的日记里写了一些憎恨雇主的内容,被雇主看到后,扣了保姆的工钱然后辞退了保姆。一时间,许多“疾恶如仇”的记者将矛头一致对准雇主,
7、对保姆是一边倒的同情和支持,最后保姆在许多“热心人”的帮助下,将雇主告上法庭。后来,中央台介入采访,在充分展开事实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保姆的另外一面;也看到了那些“疾恶如仇”记者对保姆一边倒支持所造成的负面效果。现象之四,侃侃而谈式。在一些事件性报道中,有些记者为了突出节目的深度,或者要给予观众更多的内容,便对新闻事件做一些所谓的深度报道、分析报道;然而,有时候这些报道更多地加入了记者的主观论断,因而沦为记者的“一家之言”。比如在报道一个地方的公路通车典礼新闻中,有些记者会加入公路修通之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
8、带来的影响。而这些所谓的“预测新闻”,不客气地说,是建立在记者的主观推断之上,并没有成为事实,很容易使观众产生逆反心理,理解为又是在为当地政府树碑立传。现象之五,讨好观众式。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有些记者很会替市民着想,什么“跑腿”、“跟进”等,熟不知,反而会暴露我们的不成熟和幼稚,甚至会有越俎代庖之嫌。有一次本地发现染色橙子,当地媒体就制作了一条新闻,教观众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