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

ID:16988705

大小:45.4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26

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_第1页
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_第2页
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_第3页
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_第4页
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选择易错点总结  篇一:高二历史易错点总结  高二历史易错点总结  1.中国古代所说的“封建”指的是“封诸侯,建藩卫”即封邦建国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封制。当今史学界所说的“封建社会”指的是一种以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3.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体现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向行政命令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4.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是民主政治。  5.元朝的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

2、机构,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要受中央的节制。  6.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权不同于相权,阁权不能制约皇权。  7.清代军机大臣参与机密,但没有决策权。  8.《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给英国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  9.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的,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的。  10.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11.近代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有三次侵占中国的都城,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3、;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抢掠紫禁城和颐和园;日本侵占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  12.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  1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而不是民族矛盾尖锐。  15.《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斗争的结晶,而《资政新篇》则不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16.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而不是封建制度。  

4、1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1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19.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都是党的重要转折性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都纠正了党内错误路线,但前者纠正的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后者纠正的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20.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5、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22.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香港、澳门问题属于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23.“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24.“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25.“一边倒”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两者并不矛盾,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表明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而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的实践活动。  27.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而不是不结盟会议。  2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9.《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成为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不是实现了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  30.根据“求同存异”的内涵,后来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合作组织等也属于“求同存异”。  31.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

7、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3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3.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居民,如外邦公民、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4.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35.万民法是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律体系的变化并未改变其阶级性质,即该法颁布的目的是在帝国扩展的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奴隶主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