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87798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6
《有教无类爱满天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教无类”爱满天下,“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摘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和孔子“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理想的解读,结合当前的教育实践,简要阐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关系,即“因材施教”是教育方法,“有教无类”则是高于教育方法的教育平等原则和人道情怀。【关键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陶行知孔子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董必武称之为“当今一圣人。”郭沫若更是感叹:“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这些让我们想起千古一师——孔子,
2、他们一生都坚持普及平民教育,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教学实践中坚持“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在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我们仍能他们普教理论中汲取宝贵的营养。一、“有教无类”爱满天下,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陶先生认为,人的价值始终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终极价值。生命的尊严才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世俗之物称得上高贵。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生以一颗广博的爱心积极倡导“让全中国的人受教育”。胸怀“爱满天下”的平民教育的理想,他一生风尘仆仆,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致力于乡村教育建设,普及平民教育。历史上,提
3、出平民教育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当属孔子,《论语·卫灵公》中提出的“有教无类”,正是其“泛爱众,而亲仁”思想的具体化。孔子对于一切来求教的人,都给与均等的机会。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意义的大事。为此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元哲先生在应邀于香港中文大学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教育》的演讲时说:“在教育的领域里,最值得提起的也许是孔夫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已经实现,适龄儿童都可以接受到基
4、本的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的存在,导致教育的事实上的不均衡发展,这和我们追求的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背道而驰,陶行知一生都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
5、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平等地接受教育。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
6、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人人有得,学会高质量地生存。”从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来看,要求“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其实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延续和运用,也是陶行知平民教育理想最好体现。二、“因材施教”不拘
7、一格,人人都有不同的发展南宋教育家朱熹概括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在《论语集注》内提出了“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的概念。这就是“因材施教”教学名言的最初的由来。在我国教育的历史上,他孔子是第一位最早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家。李远哲对此倍加推崇:“中国文化留下的另一个珍贵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孔子通过观察、问答,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才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论语》里保存了不少有关评论学生性格特点的记录。陶行知先生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告诉我们:“教育培养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以施肥浇水和培
8、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需除害虫,这样,他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