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

ID:1697140

大小:5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_第1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_第2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_第3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_第4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以“价值创造——制度结构——价值分配”为逻辑主线,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研究劳动价值理论、企业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框架。基本思路是:从界定“个人差异”与“劳动差异”作为假设前提的辩证关系入手,以“协同劳动”为分析的核心范畴,以“制度结构”为理论的逻辑中介,通过演绎劳动创造价值的全部逻辑路径,最后试图为价值分配设定形式化的解释体系。文章并

2、强调了理论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关键词: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协同劳动价值创造制度结构价值分配(全文详见:《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三辑,第179-197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一、公理性假设(一)批判的起点:简单协作形式从假设到结论无疑是现代经济学倡导的方法论的一个主流思路[2]。“个人差异”于是成为了这个主流思路在作为协同劳动批判的历史起点的简单协作形式上,——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形式上,所采取的首先的假设前提。马克思(1975a,第361、372页)说:“简单形态的协作,是同规模较

3、大的生产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并不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特殊发展时代的固定的特殊形式”,“许多工人只是在空间上集合在一起,并不协同劳动”。马克思(1975a,第388页)强调:在简单协作形式中,“非熟练工人”是遭到“极端排斥”的。这里可进行两点理论提炼:一是外生生产力和内生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外生生产力以“个人差异”为表现,内生生产力以“劳动差异”为表现[3](许光伟,2003a、2003b);二是张维迎(1995)实际上是以“个人差异”为假设,推出“资本雇佣劳动”逻辑结论,而如果“经济个体被事先看作是

4、相同的”(张维迎,1999,第36页),也就等于取消了价值理论[4]。从而,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处在了简单的、偶然的形式阶段!(二)概念的辩证法:协同劳动体系这里,我们首先看到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形式在“总和、扩大”的意义上发展着,马克思(1975a,第372-373页)说:“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工场手工业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态”,“协作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5]。进一步地,我们考察协同劳动创造价值的现代和一般的形式,应就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为了叙述的简洁性起见

5、,协同劳动的概念的辩证法体系被简单地罗列在图1中(注释[6]),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当前,通过拓展劳动概念来继承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胡家勇,2003),为什么会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本身面向现代拓展的一个主流。马克思(1975a,第375页)称协同劳动体系是“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即在这里,“个人”被分解了,“劳动差异”代替了“个人差异”,并且是“劳动差异”造成“个人差异”,而不是历史中相反的事实情况。换言之,亦即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协同劳动体系中,创造价值的劳动分别对应地取得了“复杂劳动

6、”和“简单劳动”的多重规定或各种形式。对此,马克思(1975a,第388、423页)所作的进一步分析则是:“由于总体工人的各种职能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促使“在等级制度的阶梯的旁边,工人简单地分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及如果说“在简单协作中,甚至在因分工而专业化的协作中,社会化的工人排挤单个的工人还多少是偶然的现象”,那么,机器大工业“则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的或共同的劳动才发生作用”。[7](三)二重规定形式的规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根据图1,由于“协同劳动”只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与“具体劳动

7、和抽象劳动”作为劳动的二重性或二重规定的称谓相一致,所以笔者本文进一步地称“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为劳动或协同劳动本身的二重规定形式。从历史上看,对应于“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使得劳动在具体劳动规定的意义上率先取得了劳动的二重规定形式[8]。但这必然也只是逻辑上的一个“暂时”,马克思(1975a,第384页)明确地说:“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不仅使社会总体工人的不同性质的器官简单化和多样化”,“在发展社会劳动过程的质的划分的同时,也发展了它的量的规则和比例性”。所以溯本求源,马克思也终归是确立抽象劳动规定乃

8、至劳动规定本身的二重规定形式并为之“创立了数学上固定的比例”的第一人。由此,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相应取得了对象于个人乃至一切的经济组织“加权存在”的普遍形式。在此基础上,复杂劳动(或者称“复杂性劳动”)的规定是:劳动对象性条件下的劳动主体性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以及对生产力时间因素、技术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全部考虑;相应,简单劳动(或者称“简单性劳动”)的规定是:劳动主体性的纯粹存在和发展——显然,这里劳动对象性条件已被暂时地“过滤”掉了,以及对生产力时间因素、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