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ID:16947182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6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_第1页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_第2页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_第3页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_第4页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摘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最终提出了指导我们摆脱困境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关键词】: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原理的一个支点,其理论来源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影响,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影响,并且是

2、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1.共同富裕思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指向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因此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目的,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1]“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多年的认识成果,更将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3、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确立了共同富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的地位。与之相联系,邓小平认为只有共同富裕才能规定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1]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2.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而不是少数人或阶层的

4、富裕。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上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不是为了仅仅满足极少数个人的贪欲,而是要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也就界定了共同富裕的主体应是全体人民,而不是少数个人或阶层。一方面共同富裕意味着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要求共同富裕,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又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发达的资本主国家是富裕的,但它只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富裕,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

5、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两极分化的严重弊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剥削阶级都不可能提出的远大目标。1984年6月,他说:“如果走资本主

6、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他还说:“中国现在有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3.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物质生活是基础,必须有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

7、,这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内容。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因此,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2]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不能用物质生活的富

8、裕掩盖和冲淡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邓小平在强调物质文明起第一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绝不能忽视,认为只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才能保证物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