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35240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医院感染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一,慨述: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出现临床表现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又称医疗机构获得性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因素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医院管理者重视医疗而轻消毒轻监测,普遍呈在消毒观念淡薄,专业人员素质较差,有些护士打针不戴口罩,操作前后不洗手,手术消毒不彻底造成患者术后感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25%的护士说不出常用消毒液的使用浓度。2医院感染链的存在:所谓的感染链就是感染
2、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普遍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段提高,新的医疗技术和药品的广泛应用,使医院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病室内病种区分不严格,陪护人员多,空气流动差,患者之间由于抵抗力弱,相互接触或室内飞沫间的传播,往往不易控制,医院又因为要减少消耗,增加收入,不愿投入大量的消毒药品而造成交叉感染。3血源性感染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随着用血量增加,输血相关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献血者带有感染病原体,受血者通过输血而引
3、起感染等。4不能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手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由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的机会多,易将病原体通过不洁手传染给其他患者,造成间接污染5侵入性诊疗相关感染 t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thequalityev
4、aluationofatotalsco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ea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随着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侵入性诊疗操作如导尿、介入导管、血液与腹膜透析、内镜检查等无菌操作不严格,所用的器械、工作人员的手、空气等污染或消毒不彻底都会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如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插管前无菌的气管,
5、在插管72h后,气管内70%出现菌丛。其次泌尿系统感染,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报道561例医院感染中83%是尿路感染,其中93%是由留置尿管引起6器械相关感染,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不能合理使用消毒产品及消毒设备。7仪器与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精密仪器的引进及应用,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从监测数据看肿瘤占医院感染的20%以上,化疗占6%,免疫抑制剂占4%。大量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不但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破坏了正常菌群内部各种微
6、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造成了菌群失调,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 8消毒隔离制度不严,输液过程中,很容易因输入的不溶性的外源物质造成输液反应。静脉输液相关的菌血症常由克雷伯菌属、肠杆菌菌属引起。同时这些菌属很容易在输注液体中生长。9操作不规范,导致锐器伤:采血输液等操作时,由于不规范,造成操作者被感染。.比如,被采血针头等锐器扎伤而被感染。一,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 1,医院领导理解和重视的程度决定了医院感染工作发展。医疗护理的大量工
7、作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医院内涵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医德医风的一项综合指标,对医疗改革起支持保障作用,对医院质量建设起制约推动作用,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2,,改善医院的布局,使之合理化: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直接避免许多交叉感染,国家明确了重点科室及传染科、肝炎、肠道诊室的布局和流程,说明建筑布局的重要性。3,加强监测工作 加强监测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监测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医院环境卫生标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包括诊室的清洁,病房的清洁,设备的清洁,清洁物与污染物
8、分别放置及运送,清洁及消毒;我院医护人员必须按照标准六步洗手法洗手,现场考核、现场指导及监测,甚至对保洁员手卫生也进行监测。开展重点科室和部门的目标检测,如手术切口感染及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目标检测、。开展抗生素的分级管理制度,并定期由卫生防疫机构对医院卫生状况进行抽检,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4,标准预防、隔离和控制措施 建立防护机制: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职业暴露,设置隔离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