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18978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5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实践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实践中的运用-------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理论分析:1.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区位,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2.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3.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确定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增长极。4.必要要素:交通发达、生态资源良好。洪雅以生态经济为增长极,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迅速。5.在初期需要加快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6.重视发挥环境优势的
2、推进作用,向旅游、农业、林果业、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辐射,并由点到面,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都从不同侧面印证出增长极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7.推进型产业的选择必须和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增长极理论的应有作用。8.如果无重点的全面发展,将破坏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得不到综合效应,造成力不从心,甚至适得其反。9.在运用增长极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工作实践中,要善于依托“集聚一扩散效应”,带动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10.如果过于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容易造成各社会经济单元之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拉大经济差距。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集聚一扩散效
3、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刻把握经济增长机理,既要善于运用不平衡发展规律,促进有限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集聚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又要善于发挥增长极的作用,依靠增长极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产生规模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
4、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案例:四川省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既无雄厚的工业基础,又无区位优势,但近几年来该县坚持不懈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旅游产业,已逐步由一个落后的山区县发展成为川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洪雅经验充分说明,在运用增长级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正确选择推进型产业,依托当地优势和创新能力形成推进型产业;且县域经济完全可以通过资源“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依托集聚一扩散效应,加快县域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它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更高层级的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社
5、会的繁荣和稳定。本文应用增长极理论,以微观特定的区域实证分析了洪雅县域经济的现状及趋势,较全面地解析了洪雅县域经济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洪雅生态经济在经济发展体制和模式改革和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实践。通过对洪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剖析,提出在运用增长极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正确选择推进型产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并且县域经济完全可以通过当地的资源优势,实现“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的统一,依托集聚一扩散效应,在龙头产业带动下,加快促进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一、增长极理论应用与发展增长极理论即非均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
6、不断丰富和发展,现阶段在其基础上还引申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区位,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领头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领头产业是经济成长中最富有活力的产业。同时,领头产业还具有对其它数个产业的关联与影响作用,即对其它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这种领头产业也称推进型产业。推进型产业与
7、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并在一定的地域上集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