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

ID:1691116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_第1页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_第2页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_第3页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_第4页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材料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梅州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叶剑英元帅故乡,广东唯一全域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4.96万,下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8个县(市、区)。梅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山水秀美、生态优美,文化丰厚、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平安幸福,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客家文

2、化生态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城市。2014年,梅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围绕振兴发展主线,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借力广州对口帮扶,扭紧“三大抓手”7,聚焦产业和项目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85.83亿元、增长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24亿元、增长22.9%,增速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407.51亿元、增长39.6%,外贸进

3、出口总额21.8亿美元、增长23.8%,农业增加值179.43亿元、增长4.3%,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一、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依托广州市主导建园,优化园区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促进市县联动发展。广梅产业园开发面积扩展到12.89平方公里,园区14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大力推进各县(市)工业园或产业集聚地的规划建设,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324.69亿元、增加值71.99亿元,分别增长32.1%和34.1%,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容增效。深入实施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引智强企活动,促

4、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6.93亿元、增长10.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8.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千万美元企业19家。消费新业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9.97亿元、增长11.1%;建成4家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55.8%;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35.48亿元,比年初增长16.1%;新增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3.8%、26.9%;特色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总产值2

5、85.87亿元、增长4%。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全市引进项目247个,其中落地项目201个。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明显,广州帮扶动工建设产业项目79个,财政帮扶资金9.53亿元。二、加快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振兴发展基础。坚持交通先行,着力提升区位优势,进一步7吸引投资和集聚产业。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2.32亿元、增长18.2%,梅大高速大麻至三河段及东延线建成通车,兴华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济广高速平兴段、汕湛高速五华段实现无障碍施工,大潮(含大漳支线)、大丰华等4条拟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6、扎实推进。梅汕高铁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鹰梅、浦梅铁路和梅州至河源(龙川)、龙岩客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升级改造国道、省道130.96公里和县乡公路378.6公里。完成梅县机场候机楼改造,新增4个通航点、3条航线,客流量增长62.4%。初步确定新机场场址。278宗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启动2000公里山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粤电大埔电厂动工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年度投资10.28亿元的电网项目建设。三、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努力建设特色宜居城乡。着

7、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以江南新城、梅县新城为起步区的嘉应新区。设立嘉应新区管委会,优化江南新城规划,集中力量推动江南新城开发建设。剑英湖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市政路网和安置区加快建设,万达广场、富港东汇城、奥园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芹洋半岛和梅县新城、兴宁新城、丰顺新区等建设扎实推进。做好土地征收储备工作,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成功争取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中长期贷款。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镇村规划编制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了“四镇六村

8、”7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打造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建成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点4个,13个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居全省首位。四、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和市场活力增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53项,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40项。市政府部门积极落实155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