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 点燃激情

放飞心灵 点燃激情

ID:16898339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5

放飞心灵  点燃激情_第1页
放飞心灵  点燃激情_第2页
放飞心灵  点燃激情_第3页
放飞心灵  点燃激情_第4页
资源描述:

《放飞心灵 点燃激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放飞心灵,点燃激情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战国时代的荀子到近代的张之洞,不知多少有识之士写过劝学篇希望下一代去好好读书,国际阅读协会则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作为根本宗旨,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阅读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和积淀,以及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都深有体会,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忧虑,突出的问题是:1.观念陈旧落后。首先,语文课上,不少教师就是不肯少讲,总是不相信学生,舍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一堂课,学

2、生读书的时间往往只有可怜的几分钟,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烦琐的分析和频繁的提问所占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搞的是题海战术,家长热衷的是请家教,这样,就苦了我们的学生,每天的作业要做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更晚),双休日还要忙于补课或参加各种类型的辅导班。学生用什么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呢?做作业是硬任务,阅读是软任务,学生普遍的心理是“欺软怕硬”。第三,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他们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前途和

3、未来。有的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严令禁止,甚至约法三章:一经发现,一律收缴或销毁。2.阅读量小面窄。现在的教辅用书及乱七八糟的街头小报和刊物可谓铺天盖地,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好书却是凤毛麟角。农村学校图书馆的书籍要么是册数甚少,要么大多是七拼八凑跟不上时代;城镇学生的图书馆则又大多把藏书当作“宝贝”,束之高阁,一两周难得开放一次,学生更是难得一借。我曾在所任教的高一两个班作为专题调查,完全读过四大名著的人很少,读过鲁迅、巴金、冰心等现代作家作品的人更少,读过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及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外国作品的则少之又少。试问有多少老师能经常把新出版

4、的时文佳作推荐给学生?有多少老师经常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再问问我们教师自己:又有多少老师自身把阅读当作每天的必修课?3.阅读猎奇求速。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花花绿绿的世界充满了诱惑。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看录相、电影、电视,这些比看课外书籍更有吸引力。阅读过程中猎奇心理又极为突出,高中学生往往对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特别感兴趣,武侠小说、言情杂志、侦探故事、卡通漫画,这些五花八门的书刊如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这些所谓的快餐文化,能丰富多少知识,提高多少能力,积淀多少文化底蕴?个别学生甚至因迷上有害书刊而误人歧途。当然,我们有些教师和家长,似乎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他

5、们大多都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应付考试,他们给学生买得最多的是作文书,让学生看得最多背得最多的还是作文书。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3以上这些问题,无疑给我们的阅

6、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纵观近几年高考,阅读分值几乎占到整个高考试卷的一半,由此可见,阅读对我们中学生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天地,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对话、碰撞、交流的手段,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也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本人认为,要学生进行真正的阅读,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点燃他们阅读的激情。一、创设情景

7、,点燃激情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问题情境,既可以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走进作者心灵而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困惑而提出的;既可以就作品的局部认知来设定,也可以是针对作品风格、内涵、主旨等进行构想时而出现的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也重视提出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在教师强烈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突然提出的,学生往往还未读完作品就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学生的大脑成了教师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