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889519
大小:5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5
《古代文论笔记(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孔子与儒家诗学的建立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始于儒家诗学。儒家诗学是以“诗三百”在政治教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经验材料,以社会的完善、人的完善为期待目标而建构的一套理论话语。由此而产生两个前提:1、“诗三百”存在于儒家诗学建立之前,故“孔子删诗说”不成立。2、儒家学说之前,“诗三百”已经成为了王室、公室、士夫的公共话语。问题:Q1、“诗三百”哪儿来的?Q2、“诗三百”如何成为公共话语的?商尚鬼,巫术文化;周、尚文,礼乐文化(礼乐知识事人)——服务对象与文化形态不同。周克商后,出于文化转型的需要,“取可施于仁义”(《史记》)而留存,其余被淘汰。周评
2、价商“多士”,殷商文化高于周。礼乐文化吸收商代文化。用诗乐和邦国,说远人——新的文化因子,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古诗三千用于巫术歌舞的被淘汰,重视礼乐的遭重视——文化转型的淘汰。周公创制礼乐文化。孔子自谓“述而不作”。诗是歌谣的文字化,把歌谣文字化的是官员(春官大司乐手下的士师和太史)。歌是人心中郁闷的宣泄,歌者是具体的人。诗因政治意味而受到重视,随着礼崩乐坏,诗失去了鲜活的政治批判意味,但因而成为了更通行的公共政治话语。一、儒家诗学的经验基础儒家诗学的原生形态:“诗三百”在政治教化领域的广泛应用(结构单纯)为经验材料,以社会状况完善和人的完善为
3、期待目标建构起来的关于“诗三百”的理论话语。在独尊儒术及其以后时代,结合文学创作,在原生形态上内容有所延伸扩展,但基本建构变化不大。奠基人为孔子。1、“诗三百”是礼乐政治“采诗以观民风”的遗存。民风:普遍流行于一个地区民众心中的歌谣。诗的源头是歌谣,“心之忧矣,我歌其谣。”歌谣是作者内心憾恨的宣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所以朝廷委派专人将普遍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歌谣文字化(即成诗),从中捕捉有关人心向背的政治信息,进而考量当地官员的政绩——出于政治需要。方式有“采”(天子巡游)有“献”(诸侯贡俗)。2、从“采诗观风”到“教诗明志”。“王者之迹
4、熄而诗亡”(《孟子·离娄》)制度毁坏后,诗的政治功能也消失,转而成为用于开发贵族子弟智慧的教材。“采诗观风”时期需要入乎其中体察滋味,捕捉其中的政治信息;又要出乎其外抽象典型。“教诗明志”时期则主要使普遍性提高,通行的政治话语由此渐渐形成。郑笺:兴:如何用诗以善物喻善事。导:用诗以古剴今。讽:背诵。诵:有腔有调地朗诵。言:发端。即用“诗三百”的字句作为开头引出一个话题。语:即署答。用“诗三百”作为开始回应一个话题。3、从“教诗明志”到“赋诗言志”。《汉书•艺文志》:“称诗喻志”《论语》“不学诗,无以言。”(无话可说)赵衰:诗书,义之府也;礼乐,
5、德之则也。诗礼适世Ø“诗三百”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甚至家庭内部事务,三分之二出现在《左传》当中,成为谏讽内政的权威依据和外交惯例。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脱离了政治,“诗三百”便无用,任何人都可以按政治言说的逻辑将《诗》纳入自己的句法逻辑中,所以其基本话语原则是“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
6、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7诗所以合意”,合赋诗人的意,而非诗的本意。《诗》成为了话语符号,不同场合下,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含义。赋诗断章,合取所求:在赋诗活动中,诗无文本意义,重要的是语言的符号意义。二、儒家诗学的建立孔子周游列国后深感“礼乐废,诗书缺”,兴趣由政治转向文化,目的是要“备王道,成六艺”,具体措施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贯穿于礼乐文化的实践理性精神,“德、仁”
7、是其两大支柱,“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关于诗的一切学说都是归附于礼乐精神。1、儒家诗学的基本性格A、诗学在儒家并非独立的领域,而是服务于他们志在显扬的礼乐文化精神,所以儒家诗学的问题很单纯——探讨诗在用于完善人和社会时的作用;主题集中——自始至终关心诗对人与政治的影响。本质——政治诗学。B、从不给“诗艺”任何独立的地位,只有坚持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出发去“于艺”,“艺”只有和和道、德、仁发生紧密关联时才进入儒家的视野。这是儒家诗学执着于实用的基本性格。普列汉诺夫提出“实用先于审美”的共同规律,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所体现。但柏拉
8、图的思想架构中给“艺”留有空间,这才是亚里士多德之后政治诗学能转为艺术诗学的原因。而在中国,儒家诗学一直把艺术诗学当做雕虫小技,不敢逾越政治诗学。荀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