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一、 民俗的基本特征1、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心态,行为的模式.比如,汗民族的春节,主要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有青草一次为一年,谷熟一次为一年的俗语. 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前者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统的连续性,后者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基础的不同,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俗文化也不会失去传承的思想基础. 4、民俗的类型
2、性,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是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二、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文化是丰富游客旅游生活的内容之一,开发民俗旅游是旅游资源深度卡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把旅游经济真正转化为体检经济,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但是,民俗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开发模式,开发特点和资源选择,都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1、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3、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
4、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
5、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2.1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2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
6、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2.3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因此,民俗文化融入
7、旅游文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需要。在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较早,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国内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 3.1 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
8、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