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82860
大小:2.60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3
《潮州湘子桥历史风貌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潮州湘子桥历史风貌探索高二(1)班王欣庄财欢林广指导老师:郑炳光(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组)一.提出课题潮州民间有这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牲牛一只溜”。它将我市的广济桥(又名湘子桥)的古貌描绘得如诗如画,这就引起了我们对广济桥历史风貌研究的兴趣。于是,我们定了这么一个课题:“广济桥历史风貌的探索”。一.研究目的(1)通过考察和研究,了解广济桥的历史风貌。(2)通过调查和宣传,将广济桥的基本概况介绍给广大市民。(3)通过探索和联想,为我市的旅游和交通事业出谋献策。三.研究方法及过程(1)了解民
2、意我们主要是通过分发调查问卷来了解民意的。为了使调查问卷的可靠性更强,我们将其分批发给了社会各类人士(包括教师、学生、普通职员、15游客等),通过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我们也得到了以下结论:我们为得到一些研究数据,做出调查问卷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得到以下这些数据:1、市民对广济桥的认识度很深:占23.7%一般:占66.7%很浅占9.6%152、市民对广济桥复古建设的态度支持:占81.7%不支持:占11.1%无所谓:占6.1%(2)搜集资料,实地调查1.我们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2.我们采访了相关人士,并在其指导下,到实地进行拍
3、照,使我们的资料更充分。(3)讨论分析,总结成果我们通过合理取舍,把收集到的资料串合起来,制成了这一课题报告。[建筑设计师正在为我们讲解]四.研究成果广济桥的历史风貌广济桥位于潮州城东侧,扼控闽粤,自古以来为交通要津;广济桥旧名“15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知州曾汪在江心建立第一个桥墩算起,至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宏伟格局,其历史的悠久,科学艺术价值的精湛早已高誉远播,可谓名至实归,并于1988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自创建以来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其修复
4、次数令人指不胜数,以下是历年来较大修复的事件。公元1171年,即南宋乾道七年,潮州知州曾汪将八十六只小舟横置于江面之上,用缆绳拴住,串成浮桥,有“凡夫越月而就”之势;淳熙元年(1179年),知州朱江将桥墩增至三座,从而拉开了从两岸向江心筑墩架梁的帷幕;南宋绍定二年(1228年),王正公,丁允元,孙叔瑾先后完成桥墩10座,因丁允元筑墩最多,功绩显著,因此西桥亦称“丁侯桥”;开庆元年(1259年),太守林光世在前人筑墩基础上将桥墩增至二十四座,铁缆长七十丈,至此,广济桥便形成了拱桥、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独特结构。此后,广济桥经历亦兴亦废,时毁时修
5、的风风雨雨二百多年,直至到明宣德十年(1435年),该桥又一次被洪水冲跨。当时潮州知府王源对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完工之后,西岸有十墩九洞,长达四十九丈五尺;东岸有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丈,中间小舟二十四只,共长二十七尺,并将桥命名为“广济桥”。桥建成之后,又在桥墩上建造房屋一百二十六间,并修筑“广济桥廿四楼”,使广济桥称甲一方。15明正德八年(1513年),广济桥又遭台风破坏,知府谭论担任修复重任,将浮桥中的小舟减至十八只,遂成“十八梭船”。清代姚竹园咏道:“蝉联墩排二十三,如鼋如鼍架两旁,油栏画槛何堂皇。鱼贯船系一十八,如鲸如鲵锁
6、中央,潮生潮落头低昂。”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直至到建国前夕,广济桥已残破不堪。1958年政府拨款对全桥加固维修,并拆除十八梭船,改建成高桩承台式钢架桥。1977年又拓宽桥面,以利往来交通。明代李龄曾说:“吾潮胜状,在于广济一桥”。千百年来,广济桥以其高超的建筑技术,独特的建筑风格及其观赏价值名闻遐迩。“十八梭船廿四洲”是广济桥独特的风格,其石墩的巨大,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及坚韧的毅力;茅以升先生曾做这样的描述:“广济桥的筑桥墩,全部都是石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南北两端均做尖形,石块与石块不用灰浆,但凿有卯榫,是相结合,
7、然都庞大异常,闻所未闻。”广济桥刚柔相济,亦动亦静,起伏变化,有“龙卧虹跨”之势;“廿四楼台廿四样”的建筑艺术构成了一处构思精妙的古代建筑群,形态各异的亭台楼阁,联芳济美,5雄伟壮丽,“一里长桥一里市”15是广济桥富有趣味的地域风情。古代的潮州是广东通往福建、浙江、江西的交通要道,人们既要在这里通过,又要在这里集散物资,于是便在桥墩上建楼阁,在桥面上建屋宇,设商铺,喝茶,饮酒做买卖,在楼阁上赏景游玩,热闹非凡,因此有了“到了湘桥问湘桥”的谐趣说法。可以说,当时的广济桥,既是一座连结闽粤的交通桥,也是一座具有浓烈地域风情的商业桥。[繁荣的广济
8、桥(木雕)]广济桥这三大特色使其成为潮州名城的象征,成为中国桥梁史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体现,是潮州人智慧和毅力的结晶,是潮州人的骄傲,也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