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80145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消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中国经济论文题目: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消费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扩大内需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消费市场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更多人开始关注我国经济增长结构的问题,扩大内需也成了这一段时间来的关键词,中国农村,作为一有广大的、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刺激消费,与其说是救市倒不如说是救心,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就是提高农民消费信心,开启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政府提
2、出了一个有一个议题;4万亿投资计划、大幅降息、扩大内需事项政策,国家实施了各种措施。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已经给国人敲响了警钟,长期的通过对外贸易顺差所维持的GDP的高速度增长将使我国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08年开始的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使我国又不得不开始关注我国经济增长结构的问题。 一、应对金融危机的途径 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和内需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出口贸易目前严重缩水,而且短时间内,在世界大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也很难有大幅度的回转,那么为了维持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就需要将
3、目光更多的转移到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内需这两个方面上。 (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首先从当期的作用来看,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国家为应对当前国内外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所非常愿意实施的方案,因为它是事情来比较容易,效果也相对容易预测,国家一般会采取国家财政拨款加强基础建设,也会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的基础建设投资方案的逐步开展加上近期国内信贷规模所呈现的急剧扩张态势,都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表现。但是从长远来看,虽然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伴随着产能过剩、无效供给、经济波动加大和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等
4、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引发很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二)扩大内需的的影响 “扩大内需”四个字成为了近年尤其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不断提及的字眼。内需应该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部分,投资需求可以通过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短期内也较容易看到成效,然而消费需求的提高却相对难以驾驭。党中央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措施,措施中提出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将民生工程放在了首位。这是因为如果仅仅看重投资需求的刺激而忽略消费需求的话,会由于消费市场不足而导致投资无法收回,进而发生严重的信贷危机。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起步成
5、为了无法规避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储蓄大国,如果能让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存的钱进入流通,这样就能为生产者提供足够大的消费市场进而恢复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做测算显示:“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国家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在农村人口中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4]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将对“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农村消费市场的促进作用 消费的基本前提就是收入,如果没有收入,任何的倡导或者政策都是无
6、用的,但是目前中国的状况并不是人民没有收入,而是储蓄的愿望超过了消费的愿望。根据央行发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城乡居民的储蓄意愿继续增强,而消费意愿则有所减弱。尤其是农村市场,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140.4元,相对于1978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为734.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2007年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额为3265元,相对于1978年的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指数为533.5%,这么看来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的增长幅度是远不如收入的增长幅度的,如果再考虑到通货
7、膨胀的作用,我国农民的消费能力更显现出不足。 当前世界上有一种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的手段,我国的杭州、成都和南京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这种“尝试或者临时的办法”。但是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的方式只是一种让人民享受到我国前几年经济增长的福利,并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学家樊纲也提出发放消费券,成本太高,效果有限。[5]与发放消费券所面临的问题相比,保险保障覆盖增加将更有效,更能贴近问题的根本。 国家土地政策的逐渐颁布,使依靠土地养老越来越不可行;依靠儿女养老的习惯因为计划生育的实施和人们观念的转化而变的不稳妥;随着我
8、国经济发展过程之中贫富分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农民的生活越发的没有保障;如今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使农民认识到未来的不确定之高。在如此的环境背景下,农民怎会有足够的信心去消费,“预防性储蓄”成为了更多农民的首选。“预防性储蓄”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平滑一生的消费,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