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80082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编写校本教材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材编写的注意事项 在准备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希望我们的各位老师能够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同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整体设计上要有思考 要满足“四个有利”的原则:有利于丰富学生经历,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要做到:具有核心概念,反应学习过程,体现教育价值。 2)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梳理 要明确:本教材建设的背景;本教材的三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内容的呈现方式、内容的框架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课程的实施(大约需要多少课时,教学的具体形式和手段等);评价的设想和做法。
2、 3)先设计一个单元样张,在进行交流和研讨。 每一个单元要有哪些板块组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把很多资料堆砌在一起,不能将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在教材之中,如果这样,就变成科普类的读物了。要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给教师留下引领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思想…… 二.校本教材建设的意义 参与校本教材建设,对老师来说,是专业成长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要编写教材,就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就要认真学习课程理论,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这是一个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很多事情,看和听是一回事,自己做又是
3、一回事,(宋)陆游题为“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很难获得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建设校本教材,也是一个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过程。让课程校本化,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本校学生的实际,本校学生的发展。建设校本教材,同时可以为学校的课程建设积累经验。浅谈如何编写校本教材 一、校本教材(课程)的类型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从课程设计的功能看
4、,校本课程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以学科课程拓展为目的的校本课程。现在的学习以学科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属于国家课程,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学校组织实施。但由于国家的教材要兼顾不同的学生群体,是从确保课程标准的底线出发编写的,因此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某一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国家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高质量实施基础型课程的举措之一。 二是以建设拓展型课程为目的的校本课程。国家虽然给我们搭起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三维框架,但提供
5、给我们的教材主要是基础型课程方面的,拓展型课程主要靠学校的教师来建设。如何通过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使学生更全面的解释一些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透彻地领悟一些基本的观念和原理,张扬学生的个性,是课程建设方面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的。 三是以建设校园文化为目的的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载体,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课程的建设和学习,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各个学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路 在老师们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本着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原则,逐步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工
6、作。大体的思路分三步: 第一步,学校给教师提供平台,让教师带着自己的设想,给学生开设校本课。对其中教师体会深刻、学生反响较好的课进行跟踪,鼓励教师积累教学素材,形成初步的教材,边实践,边修改和完善。 第二步,对形成的初步教材进行跟踪研究,使其形成特定的风格,经过学校认定,对比较完善的教材,送印刷厂规范印制,推荐给全校使用。 第三步,对比较成熟的教材,聘请专家进行审定和论证,如果专家认可,可以推荐给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教材编写的注意事项 在准备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希望我们的各位老师能够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同时要注
7、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整体设计上要有思考 要满足“四个有利”的原则:有利于丰富学生经历,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要做到:具有核心概念,反应学习过程,体现教育价值。 2、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梳理 要明确:本教材建设的背景;本教材的三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内容的呈现方式、内容的框架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课程的实施(大约需要多少课时,教学的具体形式和手段等);评价的设想和做法。 3、先设计一个单元样张,在进行交流和研讨。 每一个单元要有哪些板块组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把很
8、多资料堆砌在一起,不能将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在教材之中,如果这样,就变成科普类的读物了。要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给教师留下引领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