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91168
大小:6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3分)1、默写下列常见的名句名篇。(13分)(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拟行路难》(其四)(2)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3)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4)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5
2、)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6)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7)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8)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9)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菩萨蛮》(其三)(10)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将进酒》(11)________________,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12)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
3、____。《李凭箜篌引》(13)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苏幕遮》(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
4、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
5、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11《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选自《新唐书》,有删节)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B.论次《平台秘略》次:编次。C.勃往省,渡海溺水
6、省:探视。D.勃属文属:交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良曰:“长于臣”B慨然思诸葛亮之功秦无亡矢遗镞之费C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D皆以文章齐名王好战,请以战喻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一项是(3分)()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③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A.
7、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3分)。 (2)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①11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
8、尽还家去国情。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