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70345
大小:16.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4
《xx年《中小学感恩周》活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年《中小学感恩周》活动方案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知恩、感恩、报恩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巩固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依据宝市教发〔XX〕157号《宝鸡市教育局关于印发XX年“中小学感恩周”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德润陇州·书香校园”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县局拟在5月份母亲节前夕开展全县XX年中小学感恩回报周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弘扬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和崇德尚礼的陇州精神,教育和引导广
2、大青少年学会知恩、心怀感恩、懂得报恩,唤醒学生对亲情的热爱、对师生情的珍爱和对同学情的珍惜,让反哺成为习惯、美德润泽心田,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知恩感恩、和谐友善、诚信包容的良好社会风尚,助推副中心城市建设。 二、活动主题 知恩感恩,与爱同行 三、活动时间 5月5日—11日(5月份第二周) 四、活动内容: 1、感恩父母养育。开展我同父母游广场、看电影、同读书活动,开展我为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做顿饭等亲情体验活动;开展我携家人清理垃圾、清扫楼道等社区公益实践活动;开展我给父母写封信、说句心里话、学唱亲情歌曲、征集感恩语、“幸福一刻
3、”亲情记忆征文演讲活动;开展为父母送温暖、献爱心、我为母亲制作节日礼物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渴盼与重视,与父母共同感受亲情带来的温馨和快乐。 2、感恩师长教诲。进一步强化尊师意识,浓厚师生关系,教育学生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开展给老师一个微笑、向老师问一声好、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和老师谈一次心、为老师做一张贺卡、给老师提一个建议、向老师表一个决心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辛勤教诲的感激之情。 3、感恩同学相助。开展“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互帮、互助、互学、互进
4、,感恩同学相伴,珍惜同学友情,学会与人相处,在“为同学做件事”、“给班级做好事”等活动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让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助力人生成长,成为美好记忆。 4、感恩社会关爱。开展“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专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体悟和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和增强“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开展“感恩社会,从身边做起”等活动,倡导学生向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医生、警察等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工作者敬一次礼、说一句谢谢、送一瓶水、擦一把汗、感恩祖国为社会做一件事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5、,努力让反哺成为习惯、美德浸润心田,让感恩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言、报恩于行。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4月24—5月4日) 各镇(社区)、校在认真领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感恩周活动实施方案,积极通过学站、校讯通等新媒体,大力宣传“中小学感恩周”的意义和活动内容,在校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引导家长、社会在思想上认同,行动上支持,积极参与“中小学感恩周”活动。 2.组织实施阶段(5月5日—11日) 县局举办“中小学感恩周活动”启动仪式,全县中小学校围绕“四大主
6、题教育”活动内容,根据高中(职中)、初中、小学三个学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生活体验和成长需要,积极开展贴近学生心灵、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快乐参与,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同学的手足之情和社会的关爱之情,促进中小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言、报恩于行,努力成为志存高远、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大力营造浓厚感恩氛围。各学校在“中小学感恩周”要紧密围绕“爱”与“感恩”主题,充分发挥校园led显示屏、校园橱窗、学校站、“校园之声”广播等宣传窗口作用,大力宣传中小学生感
7、恩周主题,并通过印发倡议书、召开主题班团队会、国旗下演讲、家校通互动平台、评选“孝心少年”等活动,为“中小学感恩周”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学会关爱、心怀感恩。 3.活动总结阶段(5月12日—17日) 各镇(社区)、校对“中小学感恩周”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回顾反思、分析研判,以本次中小学感恩周活动为契机,着力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县局对全县中小学感恩周活动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镇(社区)
8、、校要充分认识感恩周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制定方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组织开展好活动,确保县不漏校、校不漏生、全员参与。 2.重在落实,务求实效。各镇(社区)、校要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