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70208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4
《中国企业未来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未来20年中国的经济环境 在OECD发布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之后,国内企业界和学术界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些讨论包括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适应知识经济下的管理问题等。但是,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阶段可以缩短,却不能跳跃。知识经济不会成为中国下个世纪前期的主流。我们必须补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修课。如何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是这个时期中国的主要任务。正如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所指出的,“中国目前所需要的不是证券交易所一类的复杂组织,而是从基础农业开始。只有这些基础工作完成以后,才可以考虑向市场经济的复杂形式过渡。因为中国目前的条件,建立股票和期货市场是弊大
2、于利,其最大危害是促使人们对市场经济产生误解,以为市场经济不是埋头苦干,而是投机取巧。” 我们认为下个世纪的前20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将是中国经济环境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将论述这几方面的变化以及其对管理提出的挑战。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随着资本、生产、研发、劳动、贸易等的全球化进程,企业管理者如何认识顾客和技术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全球化竞争全貌的本质认识,普拉哈拉德在,《经理的博弈》中指出,所有企业都处在以下一整套不连贯因素的影响中:从舒适到充满竞争、从当地走向全球、从“喜欢我”到“喜欢谁”、从清晰的企业界限到难以划清的企业界限、从稳
3、定到多变、从多层中间商到直接进入市场、从垂直统一到精通行业、从单一的知识遗产到大最的知识遗产。 2、工业化对管理的挑战 李京文在《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10年之前,中国工业将处在完成工业化与进行工业现代化两个阶段重叠进行的时期。他使用的判断指标包括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和城市化程度,并指出这对中国工业今后高速增长具有有利的影响。在论述工业增长的制约因素中,他提到了通货膨胀压力、少部分基础产品供应依然趋紧、买方市场将成为常态、一部分资金将转向新的投资领域、出口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等,但是他忽略了管理因素。在管理中对应工业化阶段的典型代表是泰勒和
4、法约尔,而以梅奥和马斯洛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对应的是工业现代化过程。由此可以得出,未来20年内中国企业在管理科学化和管理制度化方面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会为中国企业管理者们所重视。 同时,未来20年内中国企业的增长方式变化也会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国企业由过去的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带来成长,将逐渐演变为依靠效率的提高带来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必将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技术和市场方面来说,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产生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到那时,制约这种可能性发生的将是管理因素。因此如何适应这种机会,对于中国企业管理者
5、们,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将是一种挑战。 另外这种新的增长方式,对于技术、市场包括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的创新提出了比以往更加迫切的要求。能否顺利地建立起有利于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文化环境是未来20年内中国企业管理层们面临的另一挑战。 3、城市化对管理的挑战 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
6、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所谓城市化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联的;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现代城市与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聚集和从事农业以及居住在农村的人口的减少。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工业化过程是以发展重工业为特点的,城市化速度也明显地慢于工业化,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长期维持在3:7上下,城市化水平也在30%。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同时新建城市数量也在发展,原来的农村经济也在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以及工业化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速度将在下个世纪前期有
7、所加快。例如在新增城市数量上,1994年为53个、1995年为18个、1996年为26个,至1996年,中国城市增加到666个。这一方面意味着有大量非熟练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员工进入企业,又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关于农村工业化带来的挑战问题,只要关注一下我们原有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乡镇企业的冲击,就可以发现它的出现对于管理者的新挑战了。如何适应这相市场、如何适应来自乡镇企业的挑战、以及如何教育培训这些新员工使他们适应管理科学的企业组织(虽然我们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但是要想在短期内见效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